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馬駿同志解讀《濟南市重點項目后評價管理暫行辦法》
打印
來源: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時間:2024-11-18
2024年11月15日,市發展改革委印發《濟南市重點項目后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馬駿同志現將文件解讀如下:
項目后評價是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是衡量項目效益水平,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機制。近日,市發展改革委按照“項目深化年”關于“深化完善項目建設后評估機制”的工作要求,制定出臺《濟南市重點項目后評價管理暫行辦法》(濟發改評督〔2024〕335號,以下簡稱《辦法》),是健全濟南市重點項目閉環管理體系的重要舉措,將為科學規范開展項目后評價工作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一、制定背景
2021年9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管理辦法》,要求選取建成運營一定時間的重點項目,從建設情況、社會經濟效益等方面組織開展項目后評價。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監督管理辦法》,提出對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開展項目后評價的工作要求。2024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后評價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項目后評價的工作原則、工作程序、管理監督和成果應用。
為進一步健全重點項目“規劃立項、投資決策、建設實施、營運使用、后期評價”一整套完整閉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市發展改革委按照國家和省、市相關要求,研究制定《辦法》。
二、起草過程
《辦法》由市發展改革委起草,先后征求了市直有關部門、各區縣(功能區)、市屬有關企業的意見建議,通過委官方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根據征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了修改完善。履行制定前評估、公平競爭審查、合法性審核程序后,經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辦公會研究審議并通過,現印發實施。
三、框架內容
《辦法》采用章節形式,包括總則、工作程序、成果應用、監督管理、附則5章,共29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章,總則。主要規定了重點項目后評價工作的評價范圍、評價原則和職責分工要求等。
第二章,工作程序。主要規定了后評價項目選取、項目自我總結評價、項目后評價材料準備、項目后評價方法和內容、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制等。
第三章,成果應用。主要規定了項目后評價成果應用、項目后評價發現問題整改要求等。
第四章,監督管理。主要規定了相關單位或個人違法違規的法律責任、項目后評價經費安排等。
第五章,附則。明確了其他行業主管部門或各區縣(功能區)可參照本辦法開展項目后評價工作,本辦法的解釋權歸屬和施行時間。
四、主要特點
總的來看,我市出臺的《辦法》主要有3個特點:
(一)項目選取與評價流程并舉。《辦法》明確了后評價項目的選取范圍,即在省重大項目、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市級重點項目、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使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項目中選取后評價項目。此外,從項目選取到工作開展各環節,《辦法》均作出系統規范,并對評價內容、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進行了細化,使項目后評價工作重點突出、有章可循。
(二)職權劃分與法律責任并舉。《辦法》規定了市發展改革委、項目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各區縣(功能區)發展改革部門、工程咨詢單位、項目單位等參與方在項目后評價活動中的權利義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項目后評價活動中各參與方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并對其具體適用情形、裁量標準等作出規定。
(三)問題整改與成果應用并舉。《辦法》規定,對于通過項目后評價發現的問題,市發展改革委將督導相關責任單位深入分析問題原因,提出改進意見并認真落實,促進問題整改到位。同時注重經驗總結,將項目后評價過程中形成的評價成果作為今后規劃制定、政策調整、制度優化、投資決策、資金安排、項目謀劃、項目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
解讀機構及咨詢方式
解讀機構: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具體聯系人:張兆
咨詢電話:0531-51708515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