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2日,歷城區組織開展基層黨建重點項目觀摩評議活動。本次活動采取“實地觀摩+工作匯報”模式,對5大類17個“紅色動能集聚區”重點項目實地觀摩,通過“書記講給書記聽”的方式,把“觀摩點”變為“坐標系”,引導各單位學先進、找差距、明方向,持續壓緊壓實基層黨建工作主體責任。
今年以來,歷城區全面推進“紅色動能集聚區”建設,充分發揮全區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基固本、守正創新,探索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系統謀劃 夯實基層黨建的“根”與“魂”
管黨治黨,重在基層。
歷城區從頂層設計入手,謀劃打造“紅色動能集聚區”,構建了“152”大黨建格局,全面實施農村“三強三提”、城市“強聚賦能”、行業“行興業強”、產業鏈“歷鏈升級”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新新’向榮”5項工程,細化分解92項重點任務,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突破提升為省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該區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開展“1+N”主題黨日活動10次,組織1411名黨支部書記開展“慶七一”講黨課活動,覆蓋黨員34392人。結合實際建立黨支部工作指標體系,對1174個黨組織評星定級,評選出五星級黨組織219個,切實抓好“先進、中間、后進”黨支部工作臺賬管理,打造出王舍人街道恒大城社區黨支部等一批示范典型。
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該區狠抓黨員教育管理規范,組織農村、社區、兩新、機關黨員、黨務工作者培訓班45期,培訓黨員3.5萬人,實現全覆蓋。創新推進“區—街道—村居”三級黨校建設,打造22個基層黨校,打造蘆南村、西彩六合佳苑和相公莊村三類特色課程等。
靶向施策 融入大局凝聚發展“硬核”力量
歷城區堅持把黨的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開拓創新、重點攻堅,在推動黨的事業中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點燃鄉村振興“引擎”。引領鄉村“組團”發展,打造荷花路“水美鄉村”、港溝“源秀港九”、彩石“五朵金花”、唐王“種業之都”四大鄉村振興片區,構建18個鄉村振興黨建聯合體,帶動9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實現新增長。
深化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區建設。強化黨建聯建,在14個街道建立城市基層聯席會議機制,推動99個社區建立“紅色發展聯盟”,與1200余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共駐共建,創新社區黨群服務陣地運營管理模式,全省第一個城市社區綜合體在鮑山街道城市之光社區落地。
為新興領域攻堅注入“紅色動能”。聚焦四大主導產業“整鏈建強”,謀劃“1+3+4+N”物流產業鏈和“6+6+N”金融產業鏈黨建體系,創新開展政策宣講、銀企對接等鏈上活動,有效對接3000余家物流企業資金需求。
共治共享 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一盤棋”
歷城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關鍵,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著力破解制約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問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
持續建強“紅色物業”,全面構建“區物業行業黨委—街道物業行業黨組織—社區黨組織—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四級組織架構,連續3年定任務、抓落實、提質量,93%的居民小區實現專業化物業覆蓋,名輝豪庭社區物業獲評山東省齊魯紅色物業星級示范項目,制定《歷城區“紅色物業”建設標準(試行)》,有效推動全區物業服務水平提升。
精細編織黨建網格,在2907個黨建網格中同步推進“一網統籌、四網合一”體系,228個網格黨支部、1309名專職黨建網格員成為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網格呼叫、層層響應、部門報到”的機制基本建成,“大事不出村居,小事不出網格”的基層治理機制基礎不斷夯實。
充分發揮農村、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創新建立民主協商“五步議事法”,打造“大碗茶”“和事佬”等44個示范點和60個特色自治品牌,全區70個“雙報到”單位、200余名快遞外賣小哥等投身基層治理,切實將黨建成果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下一步,歷城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對標先進、明確方向,務實求是、注重實效,不斷加快“紅色動能集聚區”建設進度、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實現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