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彰顯著城市的內在氣質。近年來,鋼城區創新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好幫手”志愿服務等品牌,引導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風尚,讓文明成為助推鋼城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好幫手”志愿服務年年紅
鋼城區一直十分重視通過志愿服務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破解社會治理難題。2021年1月,鋼城區成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并建成了中心、所、站三級架構。當年5月,鋼城區創新性地提出了“好幫手”志愿服務,通過不斷深入探索,從最初以公共交通勸導為主,拓展延伸到環境保護、扶弱濟困、心理疏導等多個層面、多個領域,讓其成為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品牌。
今年3月3日,鋼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好幫手”志愿服務年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期間,按照每月突出一個主題的原則,由各責任單位結合各自業務認領志愿服務活動,并制定了2022年“好幫手”志愿服務月度主題行動計劃表,實現了志愿服務天天見、月月顯、年年紅。
此外,“好幫手”志愿服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充分利用“幸福鋼城”APP的群眾點單、志愿服務接單功能,緊貼群眾“急難愁盼”,為群眾送去貼心實惠的服務。
品牌服務激發文明實踐生命力
今年6月15日,鋼城區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好幫手”志愿服務創投項目簽約儀式。儀式上,區委宣傳部分別與4家志愿服務組織簽約,鋼城志愿者協會的“陪你一起變老”、鋼城區藍天救援隊的“第一響應人”、鋼城區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攜手童行 百煉成鋼”、艾山街道公益協會的“鄰里守望關愛行動”等項目成為鋼城區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好幫手”志愿服務創投項目。“項目啟動以來,已經組織了9次不同主題的活動,參與人數達300余人,活動涉及環保清潔、敬老助弱、參觀體驗、現場實踐等。”鋼城區青年志愿者協會負責人李叢說。
近年來,鋼城區以志愿服務項目簽約為契機,推動志愿服務向項目化、長效化、品牌化發展,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品牌項目,帶動了廣大市民積極投身志愿服務活動,在奉獻中見真情、在服務中踐初心。
在里辛街道,“李欣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新名字。里辛街道組建了一支由35歲以下年輕干部組成的青年團隊,取名“李欣欣”,與“里辛”二字諧音。“李欣欣”們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在疫情防控、鄉村振興、志愿服務等工作中發揮了突出作用。今年5月,“李欣欣”們專門為黃家洼村拍攝制作了一條名為“里辛街道李欣欣邀您共賞油菜花田”的短視頻,讓黃家洼村成為“五一”假期的網紅打卡地,給村里帶來了不少的人氣。
汶源街道洪溝社區成立了黨員電動車—直通車志愿服務隊,整合社區民警、物業服務等資源力量,叫響“紅色物業”“馬上服務”等品牌,樹立“一個電話馬上到”的服務理念,打通了服務居民的“最后一米”。
凡人善舉共筑“有愛之城”
今年9月5日,鋼城公交公司駕駛員鄒忠海駕駛317路公交車行駛至魯百超市路口時,發現一輛私家車自燃,他馬上打開雙閃停車,拿起車上的滅火器就沖上前去滅火。從發現火情到滅火,前后不到10分鐘,私家車沒有太大損失。“我當時就想著趕緊滅火。著火車輛離周圍商鋪非常近,路上來往的車輛行人也很多,要是真的起火爆炸會非常危險。”鄒忠海說。
鄒忠海的行為只是鋼城區“凡人善舉”的小小縮影。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帶動周邊殘疾貧困戶200余人實現精準脫貧的趙京勝;資助貧困生20余人,直接捐款達2萬元,組織捐款超過10余萬元的王平;悉心照料患病老人,用愛心和孝心演繹人間真情的王濤……在鋼城,這樣的“好人”不勝枚舉。
據了解,鋼城區2022年度“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啟動以來,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經過基層推薦、組委會評審等環節,2期“鋼城好人榜”共有20人上榜,其中3人登上“濟南好人榜”。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是鋼城區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也是鋼城區不斷探索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通過開展評選活動,充分發揮了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展示了公民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在全區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文化滋養文明之花綻放
9月24日晚,隨著鋼城區西當峪劇團在顏莊街道瀾頭村演出的落幕,鋼城區2022年度“一村一年一場戲”送戲下鄉活動圓滿收官。從8月8日至9月24日,鋼城區10個藝術劇團共完成演出230場,“送戲下鄉”工作演出覆蓋率達到100%。
近年來,鋼城區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完善,群眾文化活動日益豐富,以“一村一年一場戲”為基本內容的戲曲進鄉村工作形式不斷創新,受到了廣大基層群眾的歡迎。
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文化的滋養。當前,在“書香鋼城”建設的引領與號召下,鋼城市民的閱讀熱情高漲。為了更好地滿足市民對公共文化的需求,9月8日,鋼城區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新館對照國家一級館的標準建設,設備先進、功能齊全、藏書豐富,館藏圖書涉及文學、哲學、經濟、歷史、社會科學等22大類近20萬冊。
在汶源街道沙嶺子村新建成的農家書屋里,經常有村民前來讀書學習。除了種植方面的技術類書籍,書屋還專門為孩子們準備了童話、繪畫等書籍。為了讓文化惠民更加貼近百姓、深入基層,鋼城區依托農家書屋,開展主題閱讀活動,搭建讀書交流平臺,讓農家書屋成為美麗鄉村的文化新地標。截至目前,全區已實現了農家書屋全覆蓋,并根據村民的需求為農家書屋配送圖書,年更新書籍26000余冊,極大地豐富了各街道農家書屋的藏書量。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