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國鐵集團召開京雄商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段開工動員大會,標志著京雄商高鐵山東段正式開工建設,這條縱貫山東西部的南北高鐵出省通道,為山東西部地區居民打開了乘高鐵北上京津冀、南下長三角、東達沿海、西抵中原的“高鐵空間”。
9月30日,濟濱高鐵項目(天津至濰坊高鐵濟南聯絡線)建設開工動員會在濟南召開,標志著項目建設進入全面施工新階段。作為天津至濰坊高鐵濟南聯絡線,濟濱高鐵拉開了京滬高鐵二線山東段建設的序幕。
這也標志著已經建成“兩橫兩縱”環魯高鐵網的山東,進入高鐵網建設的新階段: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高鐵在建及運營里程達到4400公里,省際通道出入口達到10個,高鐵里程和省際出入口“雙翻番”,實現“市市通高鐵”,基本形成覆蓋全省、通達全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高鐵網絡;遠期向著“四橫六縱”高鐵網目標全力進軍,加快實現“軌道上的山東”新藍圖。
山東高鐵建設成績斐然
高鐵通,百業興。近幾年來,山東全力推進高鐵大建設、大發展、大提升,相繼建成了濟青、青鹽、魯南、濰萊等一批高鐵項目,初步形成“兩橫兩縱”環魯高鐵網,全省高鐵運營里程達到2319公里,居全國第3位,成為亮麗的山東高鐵名片,“軌道上的山東”露出了冰山一角。
今年5月,山東成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交通強國省域示范區。高鐵建設作為鐵路建設的“先行”和“骨干”,自然更引人注目。2022年,我省計劃開工建設3條高鐵項目,京雄商高鐵山東段和濟濱高鐵已經在“十一”假期前夕先后開工建設,預計到11月底,津濰高鐵山東段也將全面動工。
經過梳理發現,這三條高鐵途經我省濟南、東營、濟寧、濰坊、濱州、聊城、德州、菏澤8市、26縣(市、區),總里程643公里,總投資近1200億元,將惠及沿線群眾約4500萬人,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的重大標志性、引領性工程,有力支撐和引領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
濟南在山東高鐵建設方面發揮了排頭兵的作用。預計今年年底前,黃東聯絡線和濟萊高鐵兩條高鐵將正式開通運營,引領全省高鐵運營里程達到2447公里。黃東聯絡線正式開通后,濟南站和濟南東站間列車運行時間將從40分鐘縮短至十幾分鐘,大大節省旅客出行時間,有力助推省會濟南高質量發展。濟萊高鐵作為全國首條市域高鐵,開通后將結束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不通高鐵的歷史,對于完善濟南“米字型”高鐵網、增強省會城市輻射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多個在建項目加速推進
膠東經濟圈的發展自然也離不開高鐵的支撐。目前,濰煙高鐵、萊榮高鐵等在建項目正加速推進。肩負著魯豫“牽手”重任的濟鄭高鐵也在加速施工中。9月17日,濟鄭鐵路山東段施工三標最后一榀預制箱梁順利落在莘縣特大橋標尾橋墩上,至此,濟鄭鐵路施工三標全部箱梁架設任務圓滿完成,標志著濟鄭鐵路山東段首個標段全線貫通。濟鄭鐵路山東段正線全長170公里,共設車站5座,分別為接軌站濟南西站、長清站、茌平南站、聊城西站和莘縣站,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項目通車后,濟南至鄭州時空距離將縮短至1.5小時,極大便利沿線居民出行,拉動中東部相關地區經濟發展。
根據相關資料來看,“軌道上的山東”遠期目標逐漸清晰:預計到2035年,山東高鐵網總規模將達到5700公里,高鐵網絡覆蓋縣域范圍達到93%以上,高鐵省際通道出入口增加到15個,時速350公里高鐵占比提高到80%以上,全面構建“四橫六縱”社會主義現代化高鐵網絡,形成覆蓋全省的“省會環、半島環、省際環”新格局。
編輯:張婉瑩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