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21時10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黃海海域使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采用“一箭雙星”方式將“微厘空間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S5/S6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微厘空間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項目完成試驗衛星發射任務,下一步將啟動星座系統160顆低軌衛星的發射。
“微厘空間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2020年落地濟南高新區,是在濟南市政府和山東產研院的合力支持下,由北京未來導航科技有限公司抓總研制的重大新基建項目。系統由160顆低軌衛星及地面系統構成天地一體化星座系統,對中國北斗等傳統衛星導航系統進行性能增強,可實現全球厘米級實時動態快速導航定位。此次發射的是承擔演示驗證任務的第五、六顆試驗衛星,將與在軌的S3/S4衛星開展4星組網在軌驗證,為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組網建設奠定基礎。
濟南在不足兩年時間內,完成商業航天“通、導、遙”三大類衛星的升空,還有一攬子衛星發射項目在快速推進中。其中,齊魯衛星二號、三號預計今年發射,這兩顆衛星上天后,將與齊魯衛星一號互相通話、協同工作。這是我國首次采用“天基互聯網+遙感小衛星”模式,是遙感應用領域的一大創新。農業衛星星座計劃發射40顆衛星,其首批8顆衛星今年完成研制,由山東產研院與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出資共建。碳衛星星座由11顆衛星組成,試驗星正在研制當中,碳衛星組網運行后將作為國家重大信息科技基礎設施,服務于碳收支管理,逐步構建雙碳產業鏈,同時在全球碳排放的監測中爭取話語權。黃河衛星星座規劃4顆衛星,先期研制并發射2顆超高分辨率雷達衛星,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打造“智慧黃河”示范平臺。
另據了解,在山東產研院高科技創新園內,衛星AIT(總裝、集成、測試)實驗室已基本完工,微波暗室、真空罐等模擬太空環境的科研設備均已到位。這個實驗室將使濟南具備100公斤級的小型商業衛星總裝、功能測試以及整星試驗的能力。衛星AIT實驗室將填補濟南市在空天信息產業鏈前端——衛星制造環節的空白。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