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1—9月,濟南市10個國控斷面水質100%達標,國控斷面二類水體比例達到80%。全市水質指數連續9個月位居全省第一。
9月,濟南市國控斷面水質100%達標,好三類水體比例達到100%。小清河辛豐莊斷面突破達到二類水質,其中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同比改善15.1%、63.7%、33.3%,再創歷史紀錄。小清河水質改善提升,為濟南及下游4個市提升城市發展空間、增加環境容量、提高環境承載力打下堅實基礎。
為持續改善全市水質,市生態環境局強化重點流域一線排查。通過積極探索建立一線工作法,對流域水系開展針對性排查,并將排查問題進行系統性梳理,形成問題清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下發到各個區縣,明確時限整改落實。今年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累計出動3000余人次進行拉網式檢查,通過找問題、補短板,有效消除了水環境污染隱患。
強化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加大河湖排污口整治力度,推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截至今年9月,濟南已全面完成899個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基本實現非汛期不溢流;累計完成125處入河排污口標識牌豎立工作,為全市水生態環境實施精準化、“點穴式”治污提供了基礎保障。
重點強化壓力傳導機制。建立并完善《濟南市水環境質量改善考核細則》,將重點河流水環境質量改善指標納入區縣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按照水質現狀、改善和綜合指數的方式,定期對各區縣進行分別通報,以考核倒逼治理。通過重點水域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站實時監測在線數據變化,當日分析、當日通報、當日督辦,力爭當日整改、當日見效、問題不過夜。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