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營造見義勇為社會氛圍,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近年來,章丘公安分局積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網格精細化管理,大力開展警保聯控,積極組織警務助力,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特別是認真落實市公安局“黃河安瀾·生態警務”1166總體思路,在派出所民警、黃河河務局水政監察大隊職工開展聯合執法的基礎上,引入山東諾德內衛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保安隊員,成立了具有章丘特色的聯合執法隊,積極探索“一室一隊”勤務模式,在全市黃河派出所中率先提出了章丘黃河派出所“1124”勤務模式。
警保聯控,打造治安防控體系。章丘公安分局黃河派出所與山東諾德內衛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合作,積極發動保安、網格員、治安積極分子等社會力量和資源廣泛參與黃河安瀾生態治理,建立了一支統一管理、統一指揮、協調配合的“警保聯控”隊伍。
以黃河沿線、重點區域為“警保聯控”隊伍最小單元,擴大至其周邊路面范圍為一個治安防控點,由派出所負責組織其內部、周邊的巡邏;依托現有“網格”將各治安防控點串聯成線,結合特巡警街面巡邏防控,形成“警保聯控+網格員+巡邏防控”的立體化防控體系,不斷延伸社會治安防控觸角,實現從“警情等人”到“人等警情”的根本性轉變。全年累計巡邏里程9000余公里,發現制止群眾傾倒垃圾10余起,勸離垂釣者200余人次、違法停車300余輛次,查獲濫砍亂植林木10起、破壞防汛設施3起,在黃河大堤隨意傾倒渣土垃圾、偷盜土方等頑瘴痼疾得到有效整治。
標準建設,發揮公安職能作用。按照市公安局黃河派出所標準化建設要求,建設了具有章丘特點的“一室一隊”勤務模式。將派出所值班室改造為綜合指揮室,配齊了辦公桌椅,出警裝備,接入視頻監控49個,對黃河重點部位實時監控,并發揮了指揮中樞的作用,成功處置了“7·14過失破壞防汛光纜案”,為河務局挽回經濟損失2萬余元。
創新機制,探索黃河生態治理模式。根據“黃河安瀾·生態警務”聯建工作站的目標任務,認真落實生態警長8項職責和6項任務,與分局食藥環中隊、黃河河務局水政監察大隊、黃河管理段、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室開展“黨建聯建、制度聯建、勤務聯建、執法聯建”為主要內容的四聯機制;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集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開展聯合巡河行動,觀黃河安瀾,知使命擔當;開展聯合執法和宣傳活動,提高沿河群眾的黃河生態意識;設立駐所“黃河安瀾·生態警務”檢察工作站,推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