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商河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踔厲奮發、砥礪前行,搶抓省會北起戰略機遇,把握時代脈搏、發揮特色優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奮力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看黨建賦能 點燃產業鏈黨建“紅色引擎”
車間內機器轟鳴,一條條智能化印刷聯動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近日,山東葉華數字印刷有限公司黨員車間正在生產紙制品訂單產品,多個設備“火力全開”,這是為轄區企業黨支部準備的一批加急貨物。商河經濟開發區黨建聯盟成立以來,以黨建串起產業鏈企業,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擰成一股繩”,形成助推產業鏈發展的強大合力。
為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核心引領作用,商河經濟開發區把“鏈式思維”融入園區產業發展,積極探索“1145”的興業非公黨建新路徑,實現“黨建鏈”和“產業鏈”同頻共振、深度融合,燃動開發區發展“紅色引擎”,推動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
看產業布局 確立“2+4”產業發展格局
按照“創新研發在起步區、配套制造在商河,產業上游在起步區、中下游在商河”的發展思路,商河經濟開發區積極對接融入起步區,逐步形成了以生物醫藥化工、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兩大產業為主導,以新材料、綠色建筑、功能性食品、印刷包裝四大優勢產業為支撐的“2+4”產業發展格局。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48%,完成進出口總額21億元,同比增長345%。經濟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0余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0余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20余家,省市瞪羚企業20余家,市單項冠軍3家,有效發明專利達400余件。
圍繞“2+4”產業建鏈強鏈延鏈補鏈,傾力打造集“創新+研發+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智慧園區,為高質量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動能。今年,生物醫藥化工產業協同創新基地成功揭牌落地開發區,并獲批全市首批“工業互聯網園區”。
看招商引資 積蓄更強發展后勁
在疫情沖擊下,商河有這么一個企業一直逆勢高速增長——斯伯特集團1月至10月份營業收入31.1億元,同比增長91.15%;8月份投資5億元的功能飲料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份又簽約落地了投資10億元的齊魯健康食品產業園項目。
斯伯特集團的成長,得益于產品研發和產業鏈資源,自主成立了山東省首個運動營養研發團隊,投資1000萬元打造營養研發中心。目前,自主研發產品累計已超1200款,其中300余款產品成功投入市場。
商河經濟開發區更新招商觀念,完善招商機制,創新招商方式,開展精準化、專業化招商,圍繞產業鏈重點招商,積極對接起步區、濟南生命科學城、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主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促進雙方良性互動,力爭實現互惠互利、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吸引優質項目和資源集聚落地。
堅持“內培”與“外引”并重,聚焦優勢產業和重點企業,深挖有潛力的存量企業增資擴產。今年以來,培育山東力諾、山東捷晶、科新藥業、建科院、山東葉華等一批現有企業增資擴產。今年以來,共招引項目29家,總投資107.55億元,過億元項目共21家,其中過20億元項目2家、10億元項目1家、5億元項目3家。
看創新驅動 厚植專精特新發展“沃土”
“這個焊接伸縮桿可是個‘神器’!”濟南海耀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有36年工作經驗的電焊工人張愛民進行了演示,“以前十幾道工序的焊接又慢,合格率還不到50%。現在有了這個‘神器’,內部環縫可以焊接一次性成型,焊縫不但美觀,而且合格率提高到98%,每年可以節省焊接成本20多萬元,而且焊工也不用鉆到筒體里面去了。”
研發人員趙新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863計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專項“新型煤氣化制清潔燃氣技術”項目,作為研發人員積極投入到循環流化床煤氣化過程強化技術、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系統優化技術、煤種適應性等設計研發工作,克服技術難題,打破技術壁壘,項目成果填補了國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專項“新型煤氣化制清潔燃氣技術”國內空白。
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科研與創新能力的驅動。近年來,商河經濟開發區通過政策支持、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進行梯度培育、實施一企一策重點扶持等措施,持續打好“科技人才”攻堅戰,不斷激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創新動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共計申報人才項目8個、省市級科研平臺30余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0余個。
看項目建設 牽住發展“牛鼻子”
塔吊林立的工地,拔地而起的廠房,焊花四濺的車間……走進山東紅日康仁堂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智能制造項目和凱美科技生產基地項目施工現場,省市縣級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建設如火如荼。兩個項目對進一步完善生物醫藥產業鏈、推動產業實現鏈式規模化集群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紅日藥業、建科院、中交四公局等項目推進順利,年底即可實現試生產,今年新簽約項目產發健康醫藥產業谷、環保環投、宏濟堂藥業等即將開工建設……園區項目建設已初步形成簽約落地一批、開工建設一批、投產投用一批的梯次有序、滾動循環的發展態勢。截至目前,在建項目53個、擬開工項目14個。
看營商環境 擦亮金牌管家“金字招牌”
“熱情服務企業贊,排憂解難民心暖。”新型智能裝備產業園項目負責人近日為商河經濟開發區送來錦旗。
“有事找管家,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項目落地手續繁瑣,項目管家主動靠前服務,實行“容缺辦理、最多跑一次”便企舉措,以真誠的態度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為重大項目建設提速提效。
商河經濟開發區積極探索多項審批同時“起跑”、關鍵手續提前“放行”、非必要條件“容缺辦理”等舉措,依托濟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全面推行“一窗辦”“一鏈辦”“一網辦”“容缺辦”,最大限度減少環節、降低成本、簡化手續,最大程度優化服務、提高效能,為項目落地建設“提速去堵”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商河經濟開發區將繼續以打造“最具活力濟南北起產業新區”為愿景,積極構建“1+1271”工作體系,即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堅持“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一流”一個目標,聚焦“生物醫藥化工、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兩大主導產業,全力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服務、配套保障、營商環境、考核管理、平臺發展”七項工作,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商河縣交通運輸局凝心聚力打好交通強縣攻堅戰
11-27
商河經濟開發區企業首次獲評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
11-20
商河全力保障飲水安全
11-13
我市首個消防文化宣傳主題公園開園
11-10
商河縣許商街道:一心為民,新舉措增進民生福祉
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