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數說山東看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據海關統計,2022年全年,山東外貿進出口總值3.33萬億元人民幣,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3.8%。其中,出口2.03萬億元,增長16.2%;進口1.30萬億,增長10.3%;貿易順差7386.7億元,擴大28.4%,占到全國貿易順差額的12.6%。山東省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速均高出全國增速5個百分點以上。
2022年,山東貿易規模逐季擴大,4個季度進出口值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貿易伙伴結構優化,主要市場增勢好,對前6大貿易市場東盟、美國、歐盟、韓國、俄羅斯、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53.1%、9.4%、2.5%、3.6%、59.2%和5.8%,這6大市場合計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9.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38%,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38.8%,占比提升6.8個百分點。同時,一般貿易穩定增長,保稅物流增幅大。一般貿易進出口2.18萬億元,增長12.2%,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5.6%。同期,保稅物流進出口5357.3億元,增長32.1%。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各類主體保持增長,民營企業活力強。民營企業進出口2.46萬億元,增長17.7%,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73.7%,占比提升2.4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966.6億元,增長1.7%;國有企業進出口2795億元,增長10.8%。
另外,全省16市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同時,出口商品優勢明顯,進口商品供應穩。出口方面,機電產品出口8840.3億元,增長17%,占出口總值的43.4%。其中,汽車零配件、游戲機及其零附件、電工器材分別增長12.9%、48.7%和30.3%。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080.9億元,增長11.8%,占出口總值的20%;農產品出口1394億元,增長12.6%。進口方面,2022年進口能源產品原油、煤炭分別為4087.9億元、113.9億元,分別增長33.3%、47.4%,合計占進口總值的32.4%;進口農產品1574.7億元,增長11.2%。
2023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生效一周年。濟南海關副關長張藝兵介紹,一年來,山東全面推動RCEP協定高質量實施,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促進山東與RCEP其他成員國貿易快速增長。濟南、青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山東省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2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23.9%,較全省進出口整體增速高10.1個百分點,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38.3%,提升3.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455.6億元,增長24.7%;進口5293.5億元,增長22.8%。
張藝兵說,中國與RCEP貿易伙伴的經貿關系有著堅實的基礎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海關十分重視RCEP優惠政策在山東的落地見效。2022年,濟南海關、青島海關和山東省貿促會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超15萬份,數量居全國首位,出口享惠貨值412.3億元,可享受進口國關稅減讓超4億元,海關共為65.3億元進口商品適用RCEP項下優惠稅率,減讓稅款3.3億元。
據介紹,2023年,青島海關、濟南海關將著力推動各項助企業紓困解難、促外貿保穩提質措施落地見效,著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提升貿易投資質量和水平,著力穩定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著力激發外貿市場主體活力、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推動外貿進出口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前10個月外貿進出口增長18.1%
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