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播撒生機。癸卯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齊魯大地謀劃發展,已經拿出了“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姿態。
當天上午,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下午,濟南市2023年“項目突破年”工作動員大會召開。省市兩級開年第一會“同頻共振”,“關鍵詞”均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提速發展,項目為王。濟南市2023年“項目突破年”工作動員大會現場,各區縣(功能區)、有關市直部門和市屬一級企業代表,簽訂了2023年度重點目標任務責任書,共明確區縣(功能區)、部門、企業任務645條,其中含具體量化指標的任務比例達63.3%。會上印發的《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十大領域第一批130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2.4萬億元。
藍圖已繪就,實干正當時。新一年全市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就在眼前,奔跑的濟南正以昂揚之勢闊步前行。
“關鍵詞”常新,“發展”是不變內核
新年伊始,以舉行“開年大會”的方式部署重點工作、提振前行士氣、鼓舞發展斗志,近年來已漸成各地的普遍之選。
回顧來時路,濟南成勢發展步步為營,從近年來的“開年大會”便可找出每年發展的基調。
時間回到2018年,新舊動能轉換是濟南市“開年大會”的“關鍵詞”,相關建設規劃隨之出爐,濟南搶抓機遇,先行先試、領先領跑,為實現彎道超車、變道換向積蓄了澎湃動力。2019年,山東省“開年大會”在全省部署開展“工作落實年”活動,省會濟南迅速響應、立即行動,推出一系列有力舉措,為新的一年翻開新的篇章。
2020年底,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不久后,“實施‘強省會’戰略”首次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濟南迎來了跨越發展的重要機遇。2021年春節假期結束之后的第二天,濟南市“開年大會”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實施意見》,吹響了強省會建設沖鋒號。
濟南市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則提出實施12項改革創新行動,發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創新”成為這一年濟南的發展“熱詞”。
一路走來,無論是“新舊動能轉換”“強省會建設”還是“狠抓落實”“改革創新”,在這一系列重要抓手背后,“發展”是不變的“內核”。如今,濟南市2023年“項目突破年”工作動員大會明確了全年發展“項目為王”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導向,會上印發的《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省會爭先發展提供了指南。
一個個項目串聯向前,鋪就了濟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前進道路。
“項目為王”,以點帶面求突破
項目投資、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
每年,濟南都會謀劃一批重點項目。比如,2022年度市級重點項目安排,包括260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和240個市級重點預備項目。市級重點項目又分為153個產業項目和107個城市建設項目,前者涉及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療、商業文化等眾多領域,后者則包括安置房建設、各區縣城市更新、教育醫療配套設施、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
“項目突破年”,濟南更是祭出大手筆,謀劃形成了3年內必須突出抓好十大領域的130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4101.82億元、今年投資2933.13億元。
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1301個重點項目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在科創平臺方面,共謀劃項目28個,總投資636.62億元;在產業集群方面,共安排項目222個,總投資1598.67億元;在擴大消費方面,共安排項目73個,總投資2488.2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十個領域項目庫是動態的,隨著濟南進一步加強項目謀劃和招引力度,項目數量和投資總額還會不斷增加!
以點帶面,項目的投資建設必將帶動全市各領域全面發展。濟南以項目建設作為工作抓手,將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擴大內需、生態建設、改革開放、區域協調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筑牢安全底線等十個領域求突破。
全力以赴謀項目、抓項目、拼項目,2023年的濟南注定更加精彩!
以“綠”為底,繪就高質量發展藍圖
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戰略布局,第一個以國家發文賦予山東的重大戰略任務,是我省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隨后,“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一詞高頻出現在齊魯大地發展進程中。
年初,《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印發。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隨之出爐。濟南將通過一系列具體行動在十個領域“先行一步”,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作表率。
積極創建空天信息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成北斗導航、AIRSAT衛星星座等未來產業標志性項目,推進國際陸港“公鐵空水”四港聯動,“無廢城市”建設主要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推動市場化方式設立綠色低碳基金,謀劃設立高鐵北站,推進優質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探索投行化招商濟南模式,打造世界泉水旅游標志區、泉城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和黃河文化旅游帶,到2025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建設自有煤炭儲備基地和天然氣儲備基地……
在以綠色低碳為“底色”的畫布上,這些催人奮進的舉措共同描繪出濟南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
凜冬將過,春天的腳步聲已在耳畔。2023年,有拼勁、有闖勁、有干勁的濟南令人期待!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項目越談越有,朋友越處越多
01-15
全市上下鉚足干勁保障重點項目生產建設平穩推進
12-19
我市重點項目生產建設蹄疾步穩
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