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2023年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名單公布,北京市798藝術區等69家單位入選。其中,山東省有3家單位榜上有名,分別為淄博市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青島市明月·海藻世界、濟南市膠濟鐵路博物館,山東省成為入選單位最多的省份之一。
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是文化和旅游部從2021年開始開展的評選工作,在今年之前,我省已有3家單位入選,分別是煙臺張裕葡萄酒文化旅游區、青島啤酒博物館、濟南市百年宏濟堂和力諾陽光工業旅游基地。
省內唯一“原址、原物、原貌”改建的博物館
膠濟鐵路博物館坐落于經一路30—1號,原為膠濟鐵路濟南火車站舊址。
2016年,這座飽經滄桑的德式建筑站房華麗轉身,變成一座反映膠濟鐵路誕生和發展變遷的專題性展館——膠濟鐵路博物館,也是目前山東省內唯一“原址、原物、原貌”火車站改建而成的鐵路博物館。
博物館內共有759件陳列展品、1314幅照片,分4個主題展區和4個專題展區。4個主題展區包括膠濟鐵路的修建背景及過程、膠濟鐵路對山東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風雨滄桑路和邁向新時代;4個專題展區則從不同角度分別介紹了膠濟鐵路早期黨組織星火燎原、發展壯大的過程,濟南兩座老火車站相鄰卻不互通背后的傳奇故事,老舍、蔡元培、梁思成、林徽因等歷史文化名人在膠濟鐵路留下的工作和生活印記,以及100多年來與鐵路相關的部分物品裝備,系統地展現了山東首條鐵路——膠濟鐵路從一條殖民鐵路變成一條富民強國鐵路的百年鐵路變遷史。
值得一提的是,館內不少展品是難得一見的珍品,比如當年膠濟鐵路全線鋪設的德國鋼枕,為重現膠濟鐵路原貌片段創造了有利條件。又如德國著名地理學家、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在1882年出版的《中國》第二卷,書中指出膠州灣是適合德國占領的理想地點,并在1898年繪制的中國北方地圖上,首次標注了設想中的膠濟鐵路,成為構劃膠濟鐵路第一人。該書五卷,出版時間前后陸續長達35年,博物館同時入藏其中三卷實屬不易。
此外,膠濟鐵路博物館還不斷與文化企業合作開發,拓展研學旅行和工業旅游市場,創造了更多融合型產品。比如打造了1904文創空間,推出了時光護照、多枚配套印章及《膠濟檔案:消失的寶藏》沉浸式解謎游戲等。館內還組織開展“國鐵國潮”鐵路系列文創產品展銷,《傳承紅色血脈譜寫時代榮光》沉浸式黨課、非遺沉浸劇《靜夜思》等,通過音樂、劇目、表演等多種形式,讓紅色精神、傳統文化深入人心。
膠濟鐵路博物館獲得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山東省紅色研學基地等稱號,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
濟南市工業旅游目前年接待量達200多萬人次
隨著文旅融合時代的到來,發展工業旅游已成為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推動濟南工業轉型的新動能和旅游發展的新方式。工業旅游縱深發展,不僅為老工業城市帶來了轉型重生的機遇,也為城市如何追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濟南是我國第一個自主開埠的城市,傳統工商業起步較早,工業歷史久遠,基礎厚重,門類齊全,遺跡眾多,發展工業旅游資源優勢明顯。如何將資源轉化為產品、優勢轉化為勝勢,把工業旅游打造成我市的特色旅游業態,一直是我市在探索的課題。
為鼓勵工業旅游企業規范化發展,2018年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專門制定《濟南市旅游企業發展獎勵辦法》,對成功創建國家、省、市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為進一步提升濟南工業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市文旅局還主導舉辦了工業旅游節、工業旅游文創市集、工業旅游商品展等系列節事活動。
此外,我市還創新舉措,推出“透明工廠”直通車活動,通過游客“免費乘車、免費參觀、免費就餐”的“三免費”公益模式,組織游客、媒體記者、市民深度體驗工業旅游,把各企業特色工業旅游活動串珠成鏈。“透明工廠”直通車已先后開進30多家企業,推出了好客之旅、康養之旅、品質之旅等特色線路。
通過政策引導,目前濟南創建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2家、山東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10家,數量均居全省前列。2019年10月,濟南還被評為“全國十大工業旅游目的地城市”。目前,濟南工業旅游年接待量達200多萬人次。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19項目入圍省鄉村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
10-10
文化味濃 體驗感好 潮流范足 泉城假日文旅市...
10-04
動漫展掀起新文化消費熱
10-04
“雙節”假期第四天,濟南文旅市場漸入佳境
10-03
濟南新添一處“古風”市集
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