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市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突破150例,成為濟南市造血干細胞捐獻事業的一個里程碑。
“11月6日,我市公安干警紀軍在山東省某醫院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濟南市第15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11月7日、10日,‘90后’小伙兒魏小森、醫學博士張曉寧也相繼完成捐獻,刷新了我市造血干細胞捐獻一周內實現3例的記錄。”發布會上,濟南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新聞發言人李寧介紹,從2009年11月3日實現零的突破,到2015年實現第50例的漫長歷程;從2017年到2023年,我市造血干細胞捐獻成功突破第150例,快速增長的數字背后,承載著每一位捐獻者的大愛,傳遞著熱血泉城的人道主義精神。在這些捐獻者中,年齡最大的47歲,最小的20歲。我市志愿者先后為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的患者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充分彰顯了博愛泉城的人道主義情懷。
今年6月1日,濟南市實施《無償獻血者“三免政策”》,一方面將我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納入政策范圍,申報“榮譽卡”,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門票游覽濟南市國有公園、旅游風景區等場所,免交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診查費。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將外市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現在我市落戶或長期在濟南工作生活的捐獻者納入濟南“三免”政策范圍,是我省扶持力度最大的城市。
近年來,濟南市紅十字會堅持捐獻工作與志愿服務同策劃、同布置、同開展,組織“你好,雷鋒同志”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采集活動、“六月風鈴”關愛血液病患兒行動,舉辦世界骨髓捐獻者日紀念活動,組織開展“星光點點 愛心助讀”行動,讓志愿者們感受到奉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將“熱血同行 愛心相髓”列入服務強省會建設、展現紅十字工作新作為的十大民生行動之一,為提升城市美譽度貢獻力量。目前,濟南造血干細胞登記入庫志愿者2.2萬人,骨干成員600余人。
“對于很多不了解的人來說,認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有害。實際上,捐獻造血干細胞和無償獻血一樣,安全、科學、無損健康,也不會影響志愿者造血功能,因為造血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復制及很強的再生能力。”發布會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王焱對捐獻造血干細胞是否會影響健康等問題進行了回應。她表示,適齡、健康的志愿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后,由于血細胞數量減少,會促使骨髓釋放儲備的血細胞,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捐獻造血干細胞后1—2周左右,血液中各種成分就會恢復到捐獻前水平。
王焱介紹,目前最常用的采集方式是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采集,而不是抽骨髓,技術比較成熟。整個采集過程安全,血液在采集管道中循環,采集管道密閉真空、嚴格消毒、一次性使用,不存在交叉感染與污染的風險。同時,王焱也提醒采集后注意事項,一是注意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二是注意休息,潔凈飲食,保持良好的作息。采集后當天起床或站起宜緩慢,防止出現頭暈。同時,需要注意觀察有無手足麻木感,隨時發現遲發性低鈣,通知醫護人員及時處理。
如市民有意加入中華骨髓庫,年齡在18—45周歲、身體健康,符合無償獻血條件,可在常住地的造血干細胞血樣固定采集點或紅十字會進行報名登記,填寫《志愿捐獻者同意書》并留取約8毫升血液,即可加入中華骨髓庫。
目前,濟南市造血干細胞血樣固定采集點主要包括:泉城廣場西側獻血屋、槐苑廣場獻血屋、洪樓大潤發獻血屋、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獻血屋、平陰縣中醫院獻血屋、濟陽區安達廣場采血車等,也可聯系濟南市紅十字會進行咨詢。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市11月15日零時正式集中供暖
11-09
我省調整部分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
10-31
第八屆“山東慈善獎”獲獎名單公布 濟南獲7項...
10-25
我市探索打造長者助餐服務新模式
10-24
濟南居民醫保開始繳費
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