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濟南舉行的2023軟件創新發展大會上,發布了濟南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果。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介紹,濟南作為最早的中國軟件名城之一,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軟件產業發展形成五大亮點。
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濟南市以加快軟件名城提檔升級為抓手,2019年以來,先后出臺一系列促進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涵蓋工業強市“1+N”90余個政策文件和軟件名城提檔升級專項政策。今年3月印發的《濟南市加快軟件名城提檔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深入實施名城、名園、名企、名品、名人、名院、名展“七名”工程,著力提升軟件名城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和帶動力。
軟件產業規模持續壯大。2022年,濟南實現軟件業務收入4403億元,全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市場主體達到5.2萬家、企業主體4.5萬家,工信部行業納統企業2398家,10項關鍵指標連續20年居山東省第1位。今年1—10月,全市軟件業務收入4263億元,同比增長14.7%,規模總量躍居全國第七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7%,成為全市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產業鏈布局持續優化。濟南牢牢把握產業鏈關鍵環節,培育生態龍頭企業,構建軟件產業發展新格局。目前已擁有相對完整的國產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和信息安全軟件生態鏈,自主品牌應用軟件數量國內領先,名企名品數量不斷攀升。
名城名園建設提檔升級。濟南聚焦打造一流軟件名城和名園,積極爭創中國軟件名園,不斷探索特色化發展路徑。齊魯軟件園作為國內成立最早的軟件園之一,2022年軟件業務收入達到2850億元,位列全國第三。以齊魯軟件園為引領,協同明湖國際信創產業園、13個市級軟件園區,“一園引領、多園協同”發展的空間布局加速集聚。
軟件產業生態持續提升。濟南多措并舉全面發展,打造生態建設示范標桿,加大對軟件企業和專業人才培訓力度;鼓勵支持軟件企業參與開源生態建設,舉辦開源會議活動,孵化優秀開源項目;依托駐濟高校持續開展產教融合,為濟南持續輸送軟件專業人才。
下一步,濟南將緊緊圍繞打造“產業實力領先、創新活力迸發、應用賦能多元、產業生態繁榮的中國軟件名城標桿城市”為目標,加快推進產業創新體系強化、產業鏈供給水平提升、融合應用賦能深化和產業生態體系構建4大行動,實施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推進重大工程軟件應用、加快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等16項任務,力爭到2025年,濟南市軟件名城和軟件名園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累計上市11家科創型企業
11-28
濟南建成全省首條智能感知道路
11-25
2023軟件創新發展大會11月29日至12月...
11-23
我市集成電路設計業連續3年增速居北方城市首位
11-16
我市新增5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