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濟南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為723列,同比增長29.8%。在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這一成績的取得,振奮人心。
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我國正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作為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濟南靠著怎樣的創新,讓中歐班列逆勢增長跑出了“加速度”?
連續3年開行量穩居全省首位
曾幾何時,由于不靠海、不沿邊,外貿進出口一直是以濟南為代表的內陸城市的短板,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中歐班列成為內陸城市開展對外貿易的新通道。
濟南于2017年8月開行了首趟中歐班列到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由于起步相對較晚,當年僅開行了12列,與經濟大省省會城市的地位并不匹配。
不過,山東省是外貿大省,進出口的重要貨源地,對中歐班列這一貿易通道有著剛性需求,且鐵路運輸比空運便宜、比海運時效性強等優勢,恰好符合當今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尤其是2018年山東出臺《關于推動全省歐亞班列統籌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歐班列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如今班列年開行量穩居全國第4位。
濟南是山東確定的3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之一,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3年開行量穩居全省首位,截至今年10月份累計開行量突破了3000列。目前,濟南中歐班列運行線路達13條,形成了多口岸、多線路、多目的站點的國際多式聯運物流體系,通達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塞爾維亞、比利時、荷蘭等20個國家47個城市,形成東、中、西“三通道”發運和往返“雙向”開行模式。
濟南中歐班列貨運量由2017年的0.38萬噸增至2022年的75.97萬噸,增長200倍;進出口貨值由2017年的0.23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8.52億美元,增長37倍。
軟硬件建設持續推進
濟南中歐班列呈現出高速、高質量發展態勢的背后原因在哪里?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是定位好。他們主動對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立足濟南、服務全省、放眼全國謀劃濟南中歐班列發展。
以中歐班列發展為紐帶,今年濟南舉辦了中歐班列·山東省沿黃九市一體化發展大會暨首屆山東省沿黃九市口岸聯席會議,建立山東沿黃城市中歐班列一體化發展合作機制,共建共享快捷高效的對外物流通道。
這種合作是多方共贏的,各地優質貨源可以零散集結、整列始發,密切沿黃城市的經濟聯系,提升協作互補水平和對外開放水平,實現共同發展;濟南則提升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龍頭帶動能力,體現省會擔當。
濟南還不斷加強硬件建設,圍繞高標準打造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在濟南國際陸港片區,緊鄰董家鐵路國際貨運中心(濟南中歐班列始發地)的地方,打造了中歐班列(濟南)集結中心。該集結中心于2022年9月動工,今年3月份就實現了主體封頂,目前已經主體完工,正在做投用前的最后準備工作。這里位于濟南中央高端物流聚集區,周邊高端物流項目聚集,集結中心投用后示范帶動作用值得期待。
加強與邊境口岸、沿海港口合作
針對邊境口岸擁堵、通關時間長,影響班列運輸時效性等問題,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組織海關、班列運營公司等單位,赴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邊境口岸調研,與兩地口岸部門簽署合作協議,建立“點對點”通關應急響應處置協調機制,保障中歐班列安全暢通。
濟南還加強與煙臺港、威海港等沿海港口合作,推動日韓過境貨物通過濟南中歐班列出境。11月19日,韓國仁川—威海—濟南過境班列測試成功,標志著濟南日韓過境貨物打通了跨海關關區的“二次轉關”業務,把“港口搬到內陸”,進一步深化了濟南與港口城市的“東西共濟、互聯互通”,擴大了濟南中歐班列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在內河航運方面,隨著小清河復航,濟南中歐班列加強了與小清河的聯動發展,建立具有濟南特色的“海河鐵”聯運模式。
國內軟硬件建設持續推進,濟南中歐班列國外通道建設也是可圈可點。根據山東省及濟南市的外貿進出口需求特點和發展特點,我市確定了以歐洲為突破、樞紐城市為結點、分級輻射帶動的發展思路,構建起以俄羅斯莫斯科、德國漢堡為主營樞紐,輻射東西歐全境的“2+N”班列網絡。
在穩定運行中歐、中亞現有線路基礎上,濟南還增加圖定線路,培育精品線路;加強與RCEP國家合作,增開東盟國家新線路,今年8月份東南亞進口水果冷鏈班列順利抵達濟南,這是山東省首次通過中歐班列從東南亞進口水果。
創新“班列+”模式為外貿發展注入活力
東西互濟、“鐵公水”多式聯運的物流通道打通了,還得有充足的貨源,才能讓濟南中歐班列提升開行數量,降低總體運營成本,在這方面,濟南也下了大力氣。
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濟南中歐班列相繼開發了多種新貨源,回程班列貨源結構不斷豐富,拓展至糧食、資源類、農資、農產品、酒水等5大類近20個品種,成功破解了全國各省份中歐班列回程開行相對較少的難題。
濟南還開行定制班列和公共班列,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比如開行18列定制化專列服務海爾、昌豐輪胎等省內大企業;組織公共班列5600余車,積極拓展貨源,在省內首開整列新能源汽車專列,助力國產奇瑞、比亞迪等品牌新能源汽車出口中亞國家。
濟南中歐班列充分發揮穩定、高效等優勢,促進班列與跨境電商、冷鏈物流等外貿新業態融合發展,在全省首班開行“班列+跨境電商”“班列+冷鏈物流”專列,為山東外貿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