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根據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要求,市生態環境局始終堅持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引領,緊緊圍繞重點任務,瞄準預算績效管理“關鍵點”,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深度融合,提高財政資金統籌保障能力,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
聚焦制度夯“基”,固本強基。市生態環境局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制定《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預算績效管理辦法》《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預算績效管理內部操作規程》等文件,建立健全內部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協同配合機制。健全指標體系,完善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績效指標庫,對部門整體指標體系及分行業、分層次、分領域指標體系進行年度指標動態調整,實現共性績效指標、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上下貫通、共建共享。
聚焦源頭控“本”,精簡預算。規范項目整合,針對專項資金分配碎片化、方向相同、規模較小問題,市生態環境局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五個方向歸并相近項目,化“零”為“整”,將近百個項目整合為20余項,提高管理效率,避免資金重復投入。嚴控項目成本,全面梳理項目成本構成,以延續性項目執行情況分析為基礎,統一環保專項單位成本支出標準,壓實資金需求。強化預算審核,2024年預算編審階段組織多次項目預審,強調成本核定經濟性、可行性,無成本測算過程或成本測算細化程度不足的,不予支持,實現預算資金有效核減。
聚焦執行提“速”,及時糾偏。市生態環境局及時調整預算,年中組織預算執行情況與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雙監控,根據項目執行情況,資金總控調減2.8%的同時,通過調整內部資金分配結構,為新增重大任務提供資金保障。加強日常監控,充分利用已開發使用的智慧環保平臺資金申請模塊功能,構建常態化預算執行監控機制,綜合分析資金申請、資金撥付、經費報銷、項目實施等重點環節落實進度情況,提升“預警+督辦”質效。
聚焦應用提“質”,聚力賦能。強化指導審核,將12個區縣生態環境分局、7個局屬事業單位納入部門績效審核范圍,加強對下屬單位的指導力度。部門績效審核覆蓋全過程預算績效工作環節,包含績效目標審核、成本效益分析審核、重點運行監控審核、績效自評抽查審核等。績效管理資金范圍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單位資金(有指標)等部門全部財政性資金,提升績效管理覆蓋面。強化質量考核,推動“制度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完善考核指標,將績效管理情況納入年度事業單位考核范圍,倒逼責任落實。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試點暫行辦法...
11-30
2023年10月濟南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街道(...
11-30
山東曬出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成績單”
11-17
我市出臺8項措施激勵單位主動減排
11-16
我市兩項目入選省級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
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