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9日舉行的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省畜牧局副局長李新介紹,去年以來,全省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走在全國前列。其中,全省肉蛋奶總產量1581萬噸,同比增長1.4%,總產值達到3003.5億元,同比增長3.5%,創歷史新高;一批“國字頭”平臺落地,國家東部地區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在濟南加快建設。
穩定畜牧生產方面,2022年,落實省以上財政資金18.9億元,多個國家畜牧業重大項目首次落地我省。我省53家年屠宰量5萬頭以上的生豬屠宰企業日提供豬肉5500噸、5680家規模以上蛋雞場提供鮮雞蛋8000噸左右、重點監測的500余家規模牧場日產生鮮乳8000噸。總體上看,我省畜牧生產發展勢頭良好,畜禽產品供應是有保障的,預計一、二季度主要畜產品價格將處于可控區間,不會出現大漲大跌。
增強風險管控方面,歷時4年努力,去年8月,全省域免疫無口蹄疫區和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創建順利通過國家評估,成為全國首個“雙病”無疫省。組織開展畜禽屠宰企業標準化創建,培育健康肉試驗示范基地,率先實現屠宰企業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電子出證全覆蓋。組織開展常態化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全省畜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深化創新融合方面,全省畜禽良種覆蓋率達到94%,畜禽種業年產值超過400億元,白羽肉雞、蛋雞供種能力占全國30%,肉鴨占45%以上,奶牛凍精占國產凍精市場份額超過40%。培育創建智慧畜牧業應用基地203個、智能牧場95家;肉類預制菜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品牌引領、數字賦能、創新融合、集群發展的良好格局。全國畜禽屠宰質量標準創新中心在諸城投入運行;國家東部地區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在濟南加快建設;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山東中心正有序籌建;國家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實驗室(華東區)建成運行,完成監測任務1800批;國家獸用生物制品監測實驗室(華東區)也在積極推進落實,有望今年驗收。
加快集群發展方面,建設國家級畜牧產業集群1個、國家現代畜牧產業園4個、省級產業園21個,培育全產業鏈健康肉試驗示范基地27個,沿黃肉牛、膠東肉禽、高端現代奶業等多個超百億級產業集群加速隆起,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達到54家,占全省41.5%。沿黃9市牛羊出欄總量達到全省七成,奶類產量接近七成,禽蛋產量超過六成,畜牧業產值占全省近六成,成為我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我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還有一道靚麗風景,就是少數民族畜牧業,特別是牛羊養殖加工規模增長、效益提升,成為我省少數民族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民族鎮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大力發展畜禽產品精深加工,推動畜牧產業鏈向消費端擴展延伸。特別是緊抓預制菜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加快推動畜產品特別是肉類預制菜發展,打造“山東預制菜”公共品牌,推動建設山東(濟南)健康肉預制菜產業園,不斷完善“冷藏設施—冷鏈企業—冷鏈區域中心”一體化冷鏈體系,初步構建政產學研緊密結合、上下游配套完備的預制菜發展生態系統。目前,全省肉類預制菜生產企業達到99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年營業收入超過750億元。
肉蛋奶是重要的菜籃子產品,特別是生豬的生產供應,受到社會普遍關心。省畜牧總站站長曲緒仙介紹,具體到生豬、豬肉的生產供應情況,從市場供應看,春節假期過后,屠宰企業普遍開工生產,屠宰量迅速回歸正常水平,省畜牧總站對13家生豬屠宰頭部企業進行跟蹤監測,目前,周屠宰量達到7萬頭以上。同時還對20家生豬養殖企業進行了調研,春節以后,養殖企業生豬供應量環比增長10%左右。綜合來看,市場供應是有保障的。
其他主要畜禽的生產情況也比較穩定。與去年同期相比,家禽生產小幅波動,禽肉禽蛋價格略有回落;肉牛肉羊小幅震蕩,價格穩中有降;奶牛養殖基本持平,牛奶價格探底企穩。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去年濟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27元
02-09
非本市常住戶口人員2月起按規申領居住證
01-18
聞雪而動,逆雪而行!
01-15
省政府工作報告送出2023年“民生大禮包”
01-14
濟南確保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量足價穩
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