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從2023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獲悉,濟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4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將確保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預期目標,實現首季“開門紅”,為全年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工業經濟規模結構和質量效益實現新提升
2022年,濟南工業經濟克服重卡市場周期性大幅回落、疫情反復沖擊和同期基數過高等多重超預期不利因素影響,實現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逐季逐月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4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承壓奮進中展現出強大韌性。
2022年,濟南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56%以上,一批新動能加速崛起,工業經濟規模結構和質量效益實現新的提升;29家制造業企業品牌上榜“好品山東”,數量居全省第1位。
企業梯度培育量質齊升。2022年,濟南規上工業企業總量擴容達到2666家,比亞迪整車等具有引領支撐作用的新動能入庫納統。年度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是過去累計總量的1.43倍,省級“專精特新”、瞪羚、創新型中小企業數量均占全省總數20%以上,8家企業入選2022中國制造業500強,均居全省第1位。
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2022年,濟南提前1個季度完成千項技改任務;成立濟南市企業技術改造服務聯盟,建立技改和工業重大項目庫,發布首批66個項目,計劃總投資841億元;弗迪電池一期建成投產,二期項目啟動建設,比亞迪、吉利新能源汽車整車下線,支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不斷壯大。
打造標志性產業鏈群破題起勢。2022年,濟南產業鏈群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能源裝備等10個標志性產業鏈群加快發展壯大;新增4個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2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個省特色產業集群。
數字經濟發展水平 躍居全國城市排名第6位
當下,數字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2022年,濟南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躋身全國城市前列,核心產業占比達到17%以上,規模占GDP比重達到47%,穩居全省首位,發展水平躍居2022全國城市排名第6位。
2022年,濟南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853.2億元,同比增長15%;軟件業務收入4382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高于全國4.4個百分點;大數據產業試點示范項目、首版次高端軟件產品、省數字經濟重點項目等數量均居全省第1位。
2022年,濟南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提質加速,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省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數量均居全省第1位;建成開通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啟動全球首張5600公里確定性骨干網絡,累計建設5G基站設施4萬處,建成3個千兆城市示范區,寬帶下載速率位列全省第1、全國第4位;在2022年度國務院督查激勵中,以第1名的位次入選“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市”推薦名單。
此外,濟南還出臺專精特新、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元宇宙等政策文件,“1+N”工業強市政策體系文件達到80余個,免申即享惠企政策達到23項。常態長效服務企業更加精準,“五位一體”融資服務體系持續提升,為強信心、穩預期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規模達到6000億元以上
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2023年,濟南將以打造數字先鋒城市為牽引,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算網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2023年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達到48%,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以上。
在加快數字產業化發展方面,濟南將推動齊魯軟件園、明湖信創產業園等軟件園區擴容提級;大力推動應用場景開放,牽引各類融合應用軟件發展,年度培育各類試點示范項目350個以上。
在加快產業數字化發展方面,加快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步伐,兩化融合貫標企業累計達到600家以上,年度新培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30家。實施“工賦泉城”行動,提升“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濟南)、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運營水平,加快推進國家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合作中心山東分中心建設。深化人工智能“雙區”同建,2023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在加快算網一體化發展方面,積極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智算中心建設,著力打造云網協同、云邊協同、綠色智能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提高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未來網絡、未來導航等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水平,拓展5G、確定性網絡應用場景,新建5G基站7000個,培育2—3個千兆城市示范區縣試點,擴容升級濟南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
2023年,濟南還將提升企業發展能級,分層次抓好十、百、千億級企業和專精特新、瞪羚、單項冠軍、獨角獸等企業的發展和培育工作,進一步優化規上工業企業結構,提升企業發展能級。推動臨工重機、二機床、華熙生物等發展勢頭較好的企業實現規模效益倍增,年度新增百億級企業2家。
推進總投資5702億元工信產業類重點項目建設
穩經濟首先要穩工業,2023年,濟南將全力促進工業穩增長,筑牢工業“壓艙石”,把工業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咬定目標不放松,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確保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實現首季“開門紅”,為全年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濟南將充分發揮市工業運行指揮部作用,加強市區聯動,加強定期調度,做好會商研判,及時發現和解決工業運行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堅持分業、分區、分企施策,緊盯承壓行業、工業大區、重點企業,針對不同特點分別制定穩增長工作方案。
在助力恢復和擴大消費方面,濟南將遴選發布《濟南優勢工業產品目錄》,拓展“供需通”覆蓋面,加大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工業產品宣傳推介力度,如期完成燃料電池汽車推廣任務。常態化開展產銷銜接、項目對接等活動,搭建產業鏈供應鏈協作配套對接平臺,促進上下游企業、關聯行業合作共贏、融通發展。
濟南將聚力項目建設新突破,全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大技改和工業項目的謀劃、招引和落實力度,全力推進總投資5702億元的491個工業信息化產業類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以存量升級和增量加力推動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加快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具體來看,聚力支持中小企業增資擴能,持續推進“千項技改、千企轉型”,進一步加大技改項目謀劃儲備工作力度,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術改造項目300個以上。
突出抓好齊魯制藥、臨工重機、泉意光罩等重大產業升級項目,加快推進弗迪動力電池二期、世界透明質酸谷、山東華光半導體激光器、比亞迪半導體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吉利新能源汽車、比亞迪高功率芯片、圣泉生物基硬碳負極材料等項目加快達產達效。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4個月增長
02-08
我市18條舉措全力保障春節前后企業用工需求
01-17
濟南前三季度規上工業效益降幅收窄
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