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抓項目 蓄勢賦能促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舉行。發布會上,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紹輝圍繞“乘勢而上狠抓落實 加快推進濟南教育高質量發展”介紹有關情況。
去年完工中小學校30所,新增學位5萬余個,完成率全省第一
2022年,濟南教育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質量”上精準施策,探索構建“上下協調,部門聯動,職能跨界,服務破圈”的教育治理現代化新格局,多項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交出了一份有溫度有品質的教育民生答卷。
2022年,濟南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83所,全市校醫配備率達到83%,學生心理關愛熱線服務范圍更廣、影響力更強;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9%,公辦幼兒園就讀幼兒占比超過55%。年內濟南共計完工中小學校30所,新增學位5萬余個,完成率全省第一。空天信息大學建設納入《山東省“十四五”高校設置規劃》,省、市成立了校舍建設專班、內涵建設專班,正在專班專人推進。
夏季高考成績持續上升,保送國內知名大學人數、世界前100位高校錄取人數連續三年穩居全省第一。2022年度全國五大學科奧賽濟南學子累計獲得20金21銀,金銀獎牌數量全省占比分別是59%、47%。職業技能大賽獲獎等級、人數創歷史新高,獲國賽25個獎項,獲獎總數、一等獎數均列全省前三。高職院校獲國際賽事5金2銀。職校學生就業率達97%以上。
繼“午間配餐和課后延時服務”100%全覆蓋后,全國首推“泉引橋”教育銜接工程,家校社協同育人、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入選教育部“雙減”典型案例。實施市校融合發展戰略,立項實施95個市校合作項目,突破性統籌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駐濟高校高質量發展。平安校園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將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55所,新增學位2.5萬個
2023年,濟南教育將深入貫徹科教強市戰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保障教育公平,著力推動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
今年,濟南將深入落實《關于實施全環境立德樹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整合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等教育資源和手段,營造全環境育人良好教育生態。構建“五育并舉”的全面培養體系,落實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實施方案,創新醫教結合學生心理健康服務模式,推動勞動教育全學段、全鏈條、常態化,促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培養身心兩健的時代新人。
2023年,濟南將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55所,完工中小學校16所,新增學位2.5萬個。融入服務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推進空天信息大學籌建,舉辦黃河流域產教對話、研學互訪等活動,推動智能建筑、醫療康養等專業九省市合作,籌備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新舊動能轉換研究院。
向內,以強科培優、強課提質、強校擴優、強鎮筑基“四強”系統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課后服務水平,用“雙增”打造“雙減”育人新生態;向外,深化產教融合、校地融合兩個“融合”戰略,全面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立項第二批70個市校合作項目,努力把駐濟高校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基礎教育發展的強大助推力。
此外,還將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改革評價體系,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持續推進濟南教育數字化轉型,推進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建設,以數字化轉型賦能教育綜合改革。
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濟南將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計劃實施校舍建設類和設備購置類項目600余個,總投資達6億元,進一步改善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條件和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山東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盛福高中兩所高中學校建設,探索未來學校新樣態,打造高標準、現代化的高中學校新樣板。
用10年左右時間培養萬名骨干教師、千名卓越教師、百名專家型教師
教師資源代表著教育的“軟實力”,回應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對好老師的期待。2023年,市教育局提出,以“大先生”之風引領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圍繞“選”“育”“管”“用”做好“文章”。
“選”準苗子。加大公費師范生等優秀教育人才的引進安置力度,鼓勵用人單位逐步提高新招聘教師的學歷層次,進一步拓寬優秀教育人才引進渠道。
“育”成骨干。面向35歲以下青年教師遴選119名成員,實施未來卓越教師成長共同體建設行動;優化名師和優秀教育管理者建設工程,遴選新一期120名濟南名師和50名濟南優秀教育管理者人選,用10年左右時間培養萬名骨干教師、千名卓越教師、百名專家型教師。
“管”好師德。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深入推進“鍛鑄師魂、涵養師德、提升師能、激勵惠師”四大行動,常態化開展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和師德師風專題教育,健全教育、監督、考核、激勵與懲戒“五位一體”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用”活師資。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持續深化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機制。完善我市教師榮譽、表彰、獎勵、待遇保障等制度,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的獲得感、職業榮譽感。
用“雙增”打造“雙減”育人新生態
2023年,市教育局提出,以“雙增”(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打造“雙減”育人新生態的工作思路。
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開展強科培優、強課提質、強校擴優、強鎮筑基“四強”系統工程。推進全環境育人,開展義務教育新課標研究,創新教研方式,促進區域教研均衡發展。深化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省市級強鎮筑基試點鄉鎮覆蓋率達到80%以上,以“緊密型”學區集團為主的教育發展共同體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在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方面,開展課后服務“優化升級”工程。指導學校結合辦學特色和學生成長特點,開發多種課后服務項目,豐富課程內容,建好課后服務“課程超市”。同時,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政策要求,做好學校課后服務保障,推進服務性收費政府指導價的確定、第三方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遴選等工作,更好地滿足學生和家長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需求。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校外培訓全面實行“一課一消”
02-11
山東專升本4月2日起報名
02-11
我市今年新增中小學學位2.5萬個
02-02
高職單招綜招2月6日起填報志愿
02-02
今年山東省專升本考試時間為4月22日—23日
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