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支出約60億元,占全區財政支出的80%以上;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951人;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995元/月、770元/月,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金實現“雙增長”,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7%以上;獲評全省首批“三減控三高”特色項目區……
翻開2022年萊蕪區民生工作賬本,一件件民生實事深入人心,一個個民生項目落地生根,一項項惠民舉措接連出臺,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這一年,萊蕪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傾情盡力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成色更足。
穩就業兜底線,鞏固民生之本
就業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突破口。2022年,萊蕪區堅持把“穩崗就業”作為首要任務,聚力穩就業,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系列組合拳,書寫了“暖民心”的就業答卷。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951人。圍繞重點企業、中小微企業用工需求,全年先后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等各類招聘活動64場次,有1998家企業提供崗位11.94萬個。萊蕪區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394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72.31%;實現困難人員就業1588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305.38%;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萬人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7.1%;大力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實現城鎮公益性崗位上崗608人、鄉村公益性崗位上崗5986人,累計落實崗位補貼4501.05萬元。累計落實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補貼、家政服務機構發放意外傷害保險補貼等3970.37萬元。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登記失業人員保持在較低比例……沉甸甸的數字背后是民生,詮釋著“穩”的良好態勢,見證著萊蕪區就業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
強保障增福祉,夯實民生之基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是兜住基本民生的保障底線。萊蕪區持續提升社會救助精準度,優化社會救助服務。加大對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的投入力度,城鄉低保標準提高10%,累計救助3.6萬人次,發放救助金1.5億元;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發揮小額備用金作用,解決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的生活困難。全年臨時救助1922人,發放救助資金354.96萬元。加快推進養老設施提檔升級,制定22項基礎指標,全區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已完成改造提升,基本達到國家二星級養老機構標準,8家養老機構床位總數達1012張,其中,護理型床位數825張,占比達到81.25%;現有農村幸福院450余家,覆蓋率達到57%左右,均已實現規范建設;400余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困難老年人照護服務和集中供養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全年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受艾滋病影響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共349人,共發放各類生活補貼655.18萬元。全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人數6845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人數16397人,發放資金4608.6萬元。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全年累計為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7321.9萬元,發放失業補助金690.66萬元,繳納醫療保險1293.13萬元。
保健康促成長,服務民生之需
健康無小事,衛生健康事業事關民生福祉。聚焦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建筑面積達9.5萬平方米的萊蕪人民醫院新城院區正式運營,醫院管理服務量質齊升。新建改擴建衛生院4處,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推進區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和預防接種智慧化門診、數字化門診、成人接種門診建設,“八苗”接種率持續保持較高水平。扎實推進家醫簽約服務,家醫簽約服務團隊覆蓋所有村居,履約能力和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加強愛國衛生行動,創建省級衛生鎮2個、衛生村(單位)180余個。聚焦婦幼計生服務,扎實實施“三孩”政策,為12萬余名計生獎扶特扶對象等發放資金1億多元;正在征求全區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意見。完善托幼服務體系,新增備案托幼機構4家。聚焦老年健康需求,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23家,重點培養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48家、其中1家成為全國示范,精準發放高齡津貼2630萬元,投資240多萬元為全區12萬余名70周歲以上老年人購買銀齡安康意外傷害保險,全方位硬核守護“夕陽紅”。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大抓項目 抓大項目 為萊蕪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02-17
“綠水青山”繪新卷
02-08
“產業花開”農民富
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