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歷下區“五位一體”科創金融新生態進園區暨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培訓會在科創金融大廈舉辦,轄區200余家科技型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參加了高新技術企業火炬統計年報填報、科技創新政策解讀和科創E貸產品宣講等方面的培訓。這樣的需求對接會已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辦了10余場。
去年以來,歷下區搶抓濟南市獲批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圍繞解決“雙創”企業成長和金融賦能的痛點、堵點、難點,打造“五位一體”科創金融新生態,即“一組園區載體,一套政策扶持,一系列基金助力,一個專家智庫保障,一系列平臺服務”體系。
以園區為載體優化產業布局
統籌布局“1+N”物理陣地,即:以濟南科創金融大廈為主陣地,引領國際人才創新中心、明湖信創產業園、明湖細胞醫學產業園、山東人工智能產業園等15個園區共40萬平方米。園區串珠成鏈,差異共生、集聚發展。采用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的模式,著力提升園區管理效能。通過開展路演、“國際會議月”學術交流等多形式活動,加強園區間交流,形成一體互動。
以政策為抓手優化科創金融環境
推出了《歷下區建設“五位一體”科創金融新生態實施方案》《歷下區鼓勵企業發展政策》《歷下區科創金融新生態政策匯編》等措施,包含人才引育、企業融資、成果轉化等6類84項政策,為762家企業發放1000余冊,企業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網上政策共享。強化點對點服務,組織“科金政策進企業”活動,邀請省市專家領導進行現場培訓。
以需求為導向優化資本配置
打造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組合。形成了從初創期、成長期到上市的企業全過程資本支持,包含種子基金、天使基金、VC/PE、產業基金等系列,科金創業投資、紅橋創投、源創多贏資本、新舊動能基金等均落地歷下并投資。做大做強政府引導基金,成立濟南歷下財鑫投資集團,聯合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濟南財投、上海國際等共同組建10億規模的濟南金融科技基金。撬動社會資本集聚,引入深創投、合創資本、上海國際集團等基金管理公司17家,基金20只,總規模102億元。搭建基金和項目(企業)對接平臺,組織路演、論壇等活動27場,促成了駿騰醫療、亞歷山大智能科技等18家企業實現融資,融資額10億元。促進企業上市服務,借助國家三大交易所山東基地全部落戶歷下區的優勢,開通上市直通車,為企業上市、基金退出和再投資提供精準便捷服務。海看網絡、中創軟件中間件已通過上市審核,山東互聯網傳媒已完成上市輔導,正中信息將掛牌北交所精選層。
以智庫為支撐優化專業服務
從高校院所、金融機構、協會和企業等選聘15人組成專家智庫。為園區發展出謀劃策,圍繞園區的運營管理、業態提升、發展規劃,給予行業專業指導;對入園項目評估把關,保證項目的可行性、成長性和適配性,組織項目評估會30余次,對450多個項目進行了評估論證。為重點企業把脈問診,跟蹤項目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并對其在運營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偏。
以平臺為依托優化服務體系
搭建了公共服務、融資支持、成果轉化、供應鏈金融四個平臺,推進科創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在公共服務方面,園區運營方為企業提供工商注冊、稅務代理、會務服務等全程辦、掌上辦服務;在融資支持方面,依托安融信用評級、濟南融資擔保、齊魯銀行等提供評估、擔保、貸款等服務,共為科創企業發放貸款60億元。在成果轉化方面,依托山東省成果交易中心、山東省增信服務平臺,掛牌高校科技成果和企業產權,提供征信增信、價值評估、掛牌交易、成果轉化等服務,實現成果轉化的專業化、市場化,掛牌企業產權及成果項目1769宗,成交432宗,交易額40億元。在供應鏈金融方面,網絡數據平臺與實體經濟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相結合,形成基于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產業鏈金融。頭部企業山東高速通匯資本和中建三局云采平臺已落戶。
自建設“五位一體”科創金融新生態以來,歷下區科創企業量質齊升,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70家,總量突破700家,實現營收1234億元、稅收28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8億元,歷下區在山東省2022年度技術轉移先進區績效考核中獲評優秀。金融業優勢更加明顯,全區金融業增加值完成385億元,占全市的47.62%,占全區GDP比重23%。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山東服務基地正式入駐,引入東亞銀行、匯豐銀行等外資銀行,大陸唯一一家全牌照經營的臺資銀行富邦華一、期貨公司江海匯鑫全國總部正式落戶。全省唯一與上海票交所直連接入機構山東高速通匯資本落戶歷下區。項目招引成效顯著,華為三個中心、浪潮數字(山東)、星火鏈網超級節點等一批高能級項目入駐園區。招才引智取得新突破,引進外國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73人,其中,查爾斯院士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歷下:“拼”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撐起經濟增...
02-20
歷下城管蓄勢揚帆吹響高質量發展號角
02-15
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引領歷下高質量發展
02-03
歷下:海納百川迎客來 枝繁巢暖引鳳棲
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