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商河召開“改革創新年”動員大會。會上,縣委書記袁長奎表示,商河將“改革創新”確定為2023年主題。
今年,商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深入落實“一三四六”工作思路,部署改革具體行動,用改革關鍵一招突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瓶頸,奮力拓寬發展路徑,為加快再造一個“新商河”注入強勁動能。
為何要“破”?
為何把2023年確定為“改革創新年”?
“在剛剛過去的全市重點項目觀摩中,我們取得了第5名的好成績。在新的成績上再取得新的進步、打破天花板,常規的平推平拉是完不成的,需要以改革創新為武器,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持續增強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才能在這場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贏家?!?/p>
在商河看來,發展是動態變化的,要走出思想舒適區、頂破發展天花板,“改革創新”毫無疑問是當前各項重點工作繼續發展、持續提升、轉入下個發展階段的必然過程。
無論是多次提及“改革”的黨的二十大報告,還是明確“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抑或是今春以來的省市各項重點會議,都無數次重申了這一點。
中央有要求,省市有部署,商河自然要有行動。
這一行動有指引、有經驗,也有成例。從50多年前開創農田水利、大地林網“三成四結合模式”、改革開放后最早萌發農村市場經濟,到近年來的“智慧水務”、“一證保三權”、農地入市等,無數改革的經歷為商河切切實實解決了一些難題和瓶頸,釋放了更大的發展動能。重視改革、支持改革、推進改革,是商河人的先天“基因”,也是制勝法寶。今年以來,商河黨政考察團和各單位更是多次赴外地學習、召開改革工作專題座談會,用學到的改革經驗、改革理念,對具體實施方案進行細化完善。改革創新的呼聲,已然匯成2023年的發展大潮。
怎樣去“立”?
堅定的戰略定力和決心之下,是精準的目標和方向。
會上,商河印發了《關于在全縣開展“改革創新年”活動的實施意見》,要求構建“1+6+N”的改革大格局,即立足全縣范圍,以黨委為統領,聚焦醫療、教育、國資國企、編制、要素市場化、服務效能六大領域,以重點突破帶全局,其他部門單位明確1—2項改革事項,在全縣上下形成支持改革、參與改革、主動改革的濃厚氛圍,“以改革破難點、解痛點、疏堵點,揚優勢、補短板、挖潛力,真正攻克一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重點”。
縱觀活動意見,每一項不是以問題為導向,刀刃向內,破除阻礙生產力的頑瘴痼疾,破除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機制弊端,就是以問題為導向,甩開顧慮,探索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和做法,建立有利于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政策和舉措,將“全面”“深化”落實到字里行間。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動絕非“一擁而上、一蹴而就”。會上,袁長奎專門強調,改革可以找準“小切口”,進行細枝末節的修剪;也可以大刀闊斧、建梁架柱、系統重構,進行深刻變革,但不能“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可以試點先行、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可以先易后難穩步推進,也可以直指核心、啃“硬骨頭”,但不能不顧改革時序,無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
以系統思維,把握好改革的時、度、效,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徑模式,使“行穩致遠”深深嵌入商河改革。
由誰來“推”?
惟敢以破,惟干以立。改革創新,由誰來推?當然是全體商河黨員干部群眾。
據了解,為了集中攻堅具有牽引性、關鍵性的改革任務,商河成立了全縣“改革創新年”活動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并下設6大改革行動專班,各鎮街、經濟開發區、縣直各部門單位也將改革創新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負責同志將親自參與調查研究、方案設計、督促指導、跟進落實全過程。
改革很難一帆風順,探索也未必每次都摸對方向。在建立健全督查考評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的基礎上,為了鼓勵敢想敢干的志氣、敢破敢立的銳氣、敢打敢拼的膽氣,袁長奎在會上鄭重向黨員干部群眾表態,只要符合“三個區分開來”,縣委縣政府將堅定不移保護改革者、支持改革者。
以決心和魄力去“破”,以專業和智慧去“立”,以擔當和眾力去“推”。改革創新,將讓生產要素如商河溫泉一樣自由流動、充滿活力,讓各市場主體如商河生態一樣郁郁蔥蔥、充滿生機,讓黨員干部如鼓子秧歌一樣步伐鏗鏘、充滿力量,讓落戶企業如商河花卉一樣百花齊放、充滿春意,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商河:項目為王拼發展 蓄勢賦能開新局
02-20
春節在崗忙為民服務不打烊
01-26
勇當排頭兵 再造“新商河”
12-28
“線上”“線下”齊聯動 商河經開區招商引資不...
12-22
商河產投集團改革賦能新商河
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