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繼續系統推進安全生產‘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擴面、提質、增效,以強有力措施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規范好轉。”近日,在全市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視頻會上,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濟南市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審計式”監督檢查的實施意見》,全市各區縣和行業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實際制定“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具體實施方案,與國家、省部署的重點工作及日常監管執法協調開展,推進生產經營單位“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100%覆蓋。市工作專班每季度修訂1次“共性任務清單”和“九小場所”安全監管“明白紙”,各行業主管部門每季度修訂1次本行業領域的“個性任務清單”,實現生產經營單位100%按照標準化清單運行,提高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水平。
結合高危企業(項目)、一般生產經營單位和“九小場所”的不同特點,采取“查”“建”“督”“罰”措施。其中,對已完成“派駐式”監督檢查的高危企業(項目),按照“查、督、罰”流程實施,對新建高危企業(項目),按照“查、建、督、罰”流程實施。督促企業對照“標準化任務清單”,每月開展不少于1次的自查自糾。各級行業主管(監管)部門每半年對所有高危企業(項目)至少開展1次全覆蓋監督檢查;對所有一般生產經營單位,繼續開展“自評式”申報監督。各級行業主管(監管)部門每月至少開展1次自查自評。各級行業主管(監管)部門每季度按照不低于一般生產經營單位總數25%的比例進行實地抽查;各鎮(街道)督促網格管理員對照“九小場所”安全監管“明白紙”,突出用電、用氣、消防安全等重點內容,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全覆蓋監督檢查,每季度抽查比例不低于轄區“九小場所”總數的25%,年內實現監督檢查全覆蓋。
深化“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標準化企業選樹活動。2023年,市、區縣住建和交通領域選樹標準化企業分別不少于20家、10家,其他高危行業標準化企業選樹率達到100%;市管、區縣管一般生產經營單位選樹標準化企業分別不少于10家、12家;各鎮(街道)選樹不同類別“九小場所”標準化企業分別不少于3家。
市、區縣工作專班要補充優化“安全生產專家數據庫”和“安全生產監督員數據庫”人員組成,持續開展“1+2+2”派駐督導組的專項督導和“1+1+1”指導幫扶組的專業幫扶。在“泉城安全”綜合監管平臺添加安全生產“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模塊。探索建立安全生產“智管碼”,對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實現“一企一碼”,有效提升全員安全素質,確保生產經營安全。
《意見》還提出,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制度措施的學習、宣傳、培訓,將安全生產制度措施落實情況納入必查內容。
自去年6月全市安全生產“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啟動以來,各級各部門迅速、持續開展高危企業(項目)“派駐式”監督檢查、一般生產經營單位“自評式”申報監督、“九小場所”“屬地化”網格管理,建立“查、建、督、罰”工作機制,幫助企業查改隱患、補齊短板、建章立制,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實現部門安全生產“精準式”監管。
170多個督查組對高危企業(項目)實施全覆蓋“派駐式”監督檢查,處置銷號問題隱患1.6萬余項,完成1.6萬余家一般生產經營單位自評申報,現場檢查14萬余家“九小場所”。幫助2281家高危企業(項目)建章立制2.3萬余項,推進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去年6月至12月,對近千起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建立安全生產“曝光臺”,對受到行政處罰的企業納入信用體系管理。
通過“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去年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較2021年下降49.2%。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開展安全生產集中執法檢查
02-14
我市持續推進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12-29
我市啟動2022年安全生產巡查
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