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凝心聚力抓項目 蓄勢賦能促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30場,圍繞市財政局“強化資金保障 賦能項目突破 加快‘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周之勇介紹,財政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項目突破年”工作部署,聚焦“聯、統、管、防”四個環節,搭橋梁作磁鐵、統資源保重點、盤存量提績效、防風險守底線,為建設強省會貢獻財政力量、展現財政擔當。
主動架起項目資金之間“橋梁”
財政部門聚焦“對接聯動”,主動架起項目資金之間的“橋梁”。其中,對接摸排資金需求,組織各區縣、市屬有關企業,梳理全市重點項目政策性銀行融資需求和專項債券需求,建立項目儲備庫,確定了《全市重點項目爭取政策性銀行貸款意向清單》,擬融資項目83個,擬融資額1512.5億元。今年,專項債券項目經財政部審核通過426個,融資需求達1727.23億元。
同時,對接服務融資謀劃,聯合政策性開發性銀行,開展“服務項目突破年區縣行活動”。對接搭建省市平臺,目前我市與省屬金融企業已組建基金39只。
全市政府投資基金、國有企業投資基金累計成立116只,基金總規模998.82億元。
聚焦“統籌資源”,財政部門努力當好重點項目保障的“后盾”。成立全市重大項目建設資金統籌工作專班,制定《保障“項目突破年”實施方案》,綜合利用財政資金、專項債券、金融工具、政府基金、存量資產等資源,持續釋放財政資金引導撬動效能,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其中,做好資金統籌方面,聯合市發改部門,科學策劃項目,積極爭取專項債券支持,目前省財政下達我市2023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320.07億元。積極對接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銀行等開發性政策性銀行,爭取新增授信422.35億元,新簽訂貸款合同322.75億元,發放貸款174.44億元。
做好資產統籌方面,加大存量資產盤活力度,開展國有資產梳理工作,深挖資產潛力。做好財金統籌方面,強化財金聯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組建和投資,圍繞我市重點工作、重點產業組建政府引導基金。
目前,全市政府投資基金、國有企業投資基金累計成立116只,基金總規模998.82億元,政府引導基金放大倍數達3.3倍。其中,通過省市區三級聯動,組建了省內第一只黃河母基金——黃河流域發展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目前,濟南財金投資控股集團正在積極推進重點產業發展基金和天使投資系列基金組建,將進一步為我市重點產業項目和早期的科創類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嚴控市直預算單位“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
聚焦“精打細算”,財政部門不斷提高項目資金使用的“績效”。其中,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堅持預算安排的優先順序,建立重大項目保障清單,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嚴控市直預算單位“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確立“四個壓減20%和一個只減不增”原則,節省出來的資金優先用于基層“三保”、民生改善和重大項目建設。
同時,對重點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對預算執行慢的項目,及時調整收回資金。將重點項目資金納入績效評價范圍,強化全過程績效評估、成本績效管理,確保資金績效達標。
優先保障在建工程、民生項目
聚焦“風險防控”,財政部門切實兜牢財政安全運行的“底線”。其中,守牢政府債務風險底線,切實防范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風險,將隱性債務列入全口徑債務監測平臺,加強區縣日常債務風險監測評估預警。
守牢基層“三保”底線,對區縣實行“紅橙黃”三色風險管理和重點監測,全方位保障基層重點支出。守牢財政可持續運轉底線,強化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科學規劃建設項目,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期限,適度安排政府投資項目,優先保障在建工程、民生項目,實現既要“保”又要“穩”的總體目標。
專項債券爭取規模大幅提高
專項債券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市財政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單哲介紹,自2015年國家發行專項債券以來,全市共爭取專項債券資金2248.15億元,特別是2020年以來,專項債券爭取規模大幅提高,連續3年居全省首位。2022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額中,專項債券貢獻率超過10%,成為拉動投資的重要動力。
2023年,濟南財政緊緊圍繞全市“項目突破年”任務要求,牢牢抓住“四個關鍵”,切實發揮專項債券政策效能,全力支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包括,抓牢項目儲備,今年,通過財政部審核的專項債券項目和專項債券需求,分別比上年提高52%和72%。抓緊支出進度,今年,全市專項債券共分四批發行228.09億元,財政撥付率達到100%。抓實績效管理,持續擴大專項債券項目重點績效評價范圍,實現了市本級項目重點績效評價全覆蓋,全市項目重點評價比例達到30%。抓好一錢多用,累計投入專項債券268.21億元,吸引撬動社會資本投資超過1000億元,有力支持了全市高鐵、高速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發揮財政政策的引導、調節、撬動作用
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市政府資金結算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李玉誠介紹,2023年市財政局聚焦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積極發揮財政政策的引導、調節、撬動作用,主動服務保障全市“項目突破年”各項工作任務。
其中包括,堅持把抓收入、增財力作為財政工作的中心任務,1—4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3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其中稅收收入增長7.6%,收入質量持續提升。堅持勤儉節約過緊日子,全市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預算總額連續下降。堅持財金聯動,探索建立風險補償、應急轉貸、政策擔保、數字金融一貸通、特色融資服務平臺“五位一體”融資服務體系,提升企業融資能力。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拓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試點范圍,完善市財政資金、政策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真正實現無縫隙、全覆蓋的“陽光績效監控”等。
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授信全域全覆蓋
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貸款在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服務中心主任閆一大介紹,2022年,3家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與我市轄區內企業簽訂貸款合同835億元,累計發放貸款567億元,支持我市項目116個,簽訂貸款合同611億元,累計發放貸款382億元,其中,爭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貸款3.1億元,爭取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基金工具60.73億元,爭取軌道交通6號線項目貸款226億元。
今年1—4月份,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向我市重點項目新增授信422.35億元,實現了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授信全域全覆蓋。下一步,將全力推動項目融資工作,其中,將繼續發揮市重點項目融資協調推進領導小組主要職能,持續開展融資服務“項目突破年”區縣行活動,成立項目資金籌集服務隊,編制一本項目融資策劃實操手冊,建立全市項目融資數據庫,組織項目融資推介會,協調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方開展貸后跟班服務等。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山東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05-06
全省社會融資規模余額突破20萬億元
04-28
2023濟南科創金融論壇舉辦兩場“夜話”活動
04-16
科創金融論壇舉辦反向路演活動
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