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啟動山東省金融審計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近期以省市一體化方式加強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監督,對部分市縣啟動省管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6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審計機關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省審計廳副廳長李俠介紹,全省審計機關將重點加強6個方面工作。
全省審計機關將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做到國有企業、國有資本走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圍繞促進提升國有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正在開展全省國有企業重點改革政策落實情況審計調查,重點關注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化調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產監管、重大風險隱患防范等方面的情況,嚴查違規處置資產、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盲目決策、侵吞國有資產等問題。下一步,將繼續緊盯國有企業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對省屬國有企業資產安全和效益情況加大審計力度,開展省屬國有企業財務收支審計、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
深化地方金融機構審計監督,助力地方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啟動山東省金融審計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用3年時間實現對125家商業銀行、3家省屬非銀行金融機構等省級監督對象的審計全覆蓋,重點關注資產質量、經營效益、風險防控等情況,全面摸清底數,揭示地方金融機構在合規經營、內部管理、風險防控、業務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標本兼治、分類施策的審計建議。
深化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監督,促進提高投資整體效能、綜合效益。聚焦《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加大對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和修復等重大公共工程項目的審計力度,提高投資精準度,讓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緊要處。近期,省審計廳組織地方審計機關,以省市一體化方式加強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監督,重點加強對財政性資金投入較大、建設周期較長以及關系國計民生項目的審計,強化工程結算審計,嚴查虛報工程量、高估冒算等違規行為,把建設工程中的“水分”壓出來、擠出來,推動起步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
深化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監督,推動人民生活品質實現新躍升。聚焦《山東省20項重點民生實事2023年度工作方案》,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大審計力度。目前,正在開展宣傳文化旅游發展資金績效審計,助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充分性、公平性、有效性。下一步,重點開展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審計,開展義務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等政策落實情況審計,開展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政策落實和資金專項審計調查,促進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深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審計監督,助力建設美麗山東。聚焦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等重點任務,一年來,組織開展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計等項目,加大對生態保護重點區域、重點事項的審計,著力化解一些影響生態安全的重大風險隱患,推動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根本治理。下一步,將重點開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對部分市縣啟動省管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推動建立健全我省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更好地算好領導干部任期“生態賬”。
深化對內部審計的指導和監督,推動源頭治理、查漏補缺、“未病”先防。啟動“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化建設示范單位”創建活動,至2027年,在全省范圍內培育打造400個示范單位,推動健全完善內部審計領導體制和組織機制,著力解決制約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促進部門單位、國有企業強化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關鍵崗位的內部審計監督,把揭示風險隱患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實守好安全發展“一排底線”。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一季度市中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80.8億元
06-13
我市獲批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
06-13
全省社會融資規模余額突破20萬億元
04-28
2023濟南科創金融論壇舉辦兩場“夜話”活動
04-16
科創金融論壇舉辦反向路演活動
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