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潛心積累,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成就不斷顯現。
在5月31日落幕的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主題展覽上,由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選送的“重大多發慢病大數據預測預警平臺”和“智能骨密度測量工作站”兩項創新成果成功參展,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5月20日,第四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高峰論壇在天津舉行,濟南、武漢兩個城市作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經驗主旨發言。本次發言是繼2021年第三屆高峰論壇后,濟南連續第二次在同一全國性論壇上作典型發言。
今年2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濟南市由“創新增長極”提升為“創新策源地”,在16個“創新策源地”中位列第11位。濟南“打造人工智能發展試驗田”等三項亮點工作入選創新發展典型經驗,入選數量與北京并列第一。
與此同時,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典型應用場景正多點開花,工廠的生產質檢自動化、園區內機器人接駁送貨、中藥房煎藥送藥智能服務、數字農業無人生產……人工智能正成為“智慧動能”,賦能千行百業。
集成優勢資源,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濟南樣板
從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到方興未艾的自動駕駛,再到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持續火爆,人工智能正成為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的聚焦點。
為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落地,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并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2020年1月,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獲得批復。濟南勇于創新,集成優勢資源,盡心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濟南樣板。
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批后,以人工智能社會實驗選題作為一個核心開展建設;同時,山東省科技廳拿出專項資金支持試驗區建設,圍繞“智能制造、應急管理與社會治理、醫養健康、金融創新”四個方向,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創新應用示范工程;濟南市以“揭榜掛帥”方式支持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示范工程,2021年首批布局建設9個應用場景,2022年第二批“揭榜掛帥”項目涵蓋多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探索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人工智能賦能新舊動能轉換模式。由此建立濟南人工智能“1+4+N”發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濟南以“揭榜掛帥”方式評選支持的應用場景,借助了濟南市科技計劃管理系統與國家科技信息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優勢,由國家級專家異地評審項目,以確保項目質量和發展前景。
“國家布局建設試驗區,山東省、濟南市拿出資金支持;與此同時,我們邀請包括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山東財經大學等高校院所專家成立試驗區社會實驗專家組,對‘揭榜掛帥’項目進行指導,并實行雙技術總師負責制。由此形成國家、省、市三級聯動體系。”濟南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周鵬表示。
濟南布局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地域概念,而是舉全市之力整合國家級創新平臺、龍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發揮各自優勢,加速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轉移轉化和產業聚集。
“在下一步工作中,市科技局將加大國家、省、市聯動,持續推進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示范建設,加強應用示范效果,以現代化標準展示人工智能賦能多領域產業發展新模式。”6月2日,濟南市科技局局長陳西武在濟南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工作座談會上說。
推動落實落地,支持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項目
打開手機App,預約無人駕駛接駁車,車輛到達指定地點接上乘客并送達指定地點;按照指令,機器人到辦公室取文件,然后穿過走廊,乘坐電梯下樓,準確送達另一座樓指定房間。在濟南市創新谷園區,由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開發的無人巡檢、無人接駁、無人配送產品已實現這樣的服務。
這是該院實施智慧園區車路協同關鍵技術應用示范項目的成果,該項目是濟南市科技局以“揭榜掛帥”方式支持的首批9個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之一,其背后是該院突破了厘米級衛星拒止、環境動態高精定位技術、多傳感器融合精準感知等關鍵技術等。
不少濟南市民體驗過,頭一天從醫院看病后,第二天煎制好的中藥制劑由快遞員送到手中,這背后離不開人工智能的助力。市民在相關醫院經過中醫大夫把脈開方后,處方由智能化途徑傳至宏濟堂智慧中藥房,訂單經過大數據智能初審及人工復審后,智能調劑系統自動對飲片稱量出藥,經過浸泡、煎煮、包裝、多劑型加工等環節,送達指定地點。整個過程,從加水量到煎煮溫度,均由系統控制,全程可追溯。
這同樣是濟南市首批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當年,為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慧中藥房,宏濟堂制藥通過濟南市科技局“揭榜掛帥”項目向全國發布榜單需求,來自北京和濟南的兩家科技企業揭榜,幫助宏濟堂完善智能化服務體系。
目前,全國麥收進入尾聲,夏糧收購正陸續展開。在中儲糧北京順義直屬庫,由浪潮通用軟件有限公司打造的無人化智能糧庫系統提升了效率,這也是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數字儲備糧庫”應用場景的又一次成功復制。在糧庫的入口,運糧車進行扦樣,通過自助扦樣機上細長的扦樣桿,隨機在車上選取十個點位進行取樣,從而規避人為操作的不規范以及人情糧等弊端。從扦樣到檢驗稱重、卸糧入庫、結算,整個入庫流程無人化進行。在糧庫智能倉儲環節,通過智能攝像頭監測糧食數量變化,糧溫傳感器時時測溫,并通過內環流控溫技術調節溫度。該應用場景正是人工智能在現代高效農業領域的應用。
此外,在高端裝備制造、文旅產業、智能診療、基層治理、金融科技等領域人工智能正發揮效用,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過程中,通過打造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以點帶面,為千行百業賦能。
堅持不懈努力,營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環境
6月16日,梅賽德斯—奔馳宣布正在測試車載ChatGPT人工智能,并將其集成到車輛的語音控制中,這是ChatGPT首次應用于車載系統。國內人工智能大模型賽道的熱度同樣高漲。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各行各業都要被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一遍。誰不用人工智能,誰不擁抱人工智能,就要被淘汰掉。”
中國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競跑“未來賽道”。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舉措,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創新“助跑”。山東產業體系完備、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放大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效應。
濟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近年來先后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布局打造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重大創新載體,為濟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數據、算法、算力是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三要素。5月24日,在德國漢堡舉辦的ISC2023高性能計算大會上,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構建的驗證性計算集群在10節點研究型榜單登頂奪冠,印證了濟南超算擁有的超強存儲計算能力。為更好利用算力,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算力賦能產業發展計劃5月31日發布,濟南超算將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算力金融融合等四個方面推進算力資源開放。
濟南正努力構建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生態。圍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濟南出臺政策措施,先后發布《濟南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白皮書》、山東省首部企業《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準則》等人工智能產業政策措施;制定規范,以標準化手段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例如依托宏濟堂,制定并發布實施山東首個智慧中藥房地方標準《智慧中藥房建設與運行規范》。
展望未來,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人工智能賽道搶得席位,在推進人工智能應用走深走實的同時,著力加強軟硬件、底層技術攻關,兩者齊頭并進,才能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生命科學城7家企業入選“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
06-15
全國首個城市雙碳模擬器在濟發布
06-09
我市征集2023年濟南市重點工業新產品
06-07
濟南萬億透明質酸產業巨輪啟航
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