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依照濟南市“肉菜流通追溯節點單位信息報送獎勵標準”,歷下區召開區級肉菜流通追溯工作會議,并集中為37家社區肉菜店發放2022年度現金獎勵。
據悉,早在2011年,濟南就成為全國第二批肉菜流通追溯試點城市,并開展了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其中歷下區商務局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區級肉菜流通追溯平臺。
十余年來,經過不斷升級、完善,切實守護好泉城“菜籃子”。
社區小店升級
社區肉菜店,是居民家門口的“菜籃子”,又是一座城市生活品質的縮影。
自2011年起,濟南在全市開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而與市級平臺相補充,歷下區則將社區內的小超市、小肉菜銷售點一并納入區一級的追溯監管中,免費統一配發電子追溯秤,結合小程序,實現肉菜的“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
“手機掃一掃,就知道肉菜來自哪里,消費者吃得踏實,就更愿意來店里消費。”5年前,趙書花和丈夫接手了位于明湖社區的一家社區超市,后經過考核,她的店被納入歷下區肉菜流通追溯平臺的追溯監管中,而這也幫助她的小店完成了一次“數字化”升級。
店雖小,但肉菜品種卻一點也不少。趙書花介紹說,以前全靠“死記”,一旦忙起來就容易記混,“現在通過手機就可以看到店里肉菜的進貨量、銷售量,還可以制定和修改進貨計劃,手機上修改的肉菜價格,也會同步更新到電子秤上。”
而且有了追溯功能,趙書花的店也贏得了更多消費者的信任,“一旦出現安全問題,我們也可以向前追責。”
肉菜掃碼追溯
如何實現肉菜追溯?作為歷下區肉菜流通追溯平臺的技術支持方,濟南餐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本項目負責人進行了演示。肉菜店使用統一配發的電子秤稱重銷售時,可以打印出可溯源的商品標簽,上面除了有收款的條形碼,還多了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得到肉菜的進貨時間、進貨地點等溯源信息。
看似簡單的操作背后,其實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該負責人介紹,肉菜店原來需要通過一款名為“歷下肉菜”的小程序填報采購入場數據,去年系統升級后,支持“支付+追溯”模式的數據共享,“肉菜店店主去批發市場進貨,掃追溯碼支付,信息就會自動同步到市級和區級平臺,不再需要手動填寫。”
在本次工作會議中,歷下區商務局分管領導提出“緊跟技術發展,創新追溯模式”的方向和要求,進一步簡化、優化肉菜流通追溯的用戶操作,更加方便有效完成肉菜追溯工作。
真金白銀支持
“肉菜流通追溯,是一件需要長期做下去的工作。”歷下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余年間,市、區兩級都在推廣上下足了功夫。
2011年,濟南下發《關于加快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正式開啟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隨后,市區兩級又相繼出臺關于推進肉菜追溯工作的若干文件。今年初,濟南市商務局印發《全市重要產品(肉菜)追溯體系提質增效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強獎勵政策宣傳,定期表揚鼓勵數據報送率高、階段性數據報送率提升明顯的企業。
而歷下區也成為全市目前唯一將社區肉菜小店納入全市追溯數據政府補貼的區,“只有調動起更多社區超市、肉菜店和消費者的積極性,追溯系統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近日,依照濟南市“肉菜流通追溯節點單位信息報送獎勵標準”,歷下區集中為37家社區肉菜店發放獎勵,對9家表現突出的店主進行了表彰。
數據顯示,歷下區去年新增8家肉菜流通追溯節點,上報到市級平臺數據482萬多條,比上一年度增長22.96%,上報成功率98.34%,進一步守護了泉城“菜籃子”。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歷下檔案發揮“新智庫”作用服務發展大局
06-09
歷下舉辦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
05-30
歷下區一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31.6億元、...
05-27
歷下區城市形象IP打造工程全線啟動
04-28
歷下推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融入社會治理共同體
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