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法治政府是‘強省會’戰略的關鍵支撐,也是衛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近年來,市衛生健康委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以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為抓手,將法治建設貫穿于衛健事業發展改革全過程,一體推進‘立法、普法、執法、用法’,依法治理、依法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為健康濟南建設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表示。
堅持循法而行,筑牢法治建設“壓艙石”。一是加強政治引領,堅持黨對法治工作的全面領導,將法治政府建設列為委黨組會、主任辦公會重要議題,納入年度重點任務,納入機關處室、委屬單位年度目標考核,健全“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職能處室具體抓的法治工作機制,確保法治建設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同步推進。二是加強立法引領,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立法,《濟南市院前醫療急救條例》于2021年3月實施;《濟南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濟南市衛生健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于2022年修訂完成;《濟南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現已進入二審程序。三是加強制度引領,編制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計劃》,制定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年終述職述法、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等制度50余項,并嚴格做好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及評估清理。持續開展醫療機構法治建設評估,完善醫療機構法治制度體系,推動醫政管理法治化。
堅持全面普法,奏響法治建設“最強音”。一是落實普法責任,模范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制定“應知應會”學法清單,發放《領導干部學法手冊》,深入學習宣傳憲法、民法典等國家基本法律、衛健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通過集中培訓、以案釋法、旁聽庭審、知識競答等活動,推進普法常態化。二是創新普法機制,在持續開展普法“六進”的基礎上,精準對接管理相對人需求,實行“預約式、訂單式”送法服務,提升普法的針對性、實效性。三是豐富普法渠道,依托官網、院報院刊及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新媒體,打造全覆蓋宣傳矩陣,通過制作圖文動畫、發布短視頻、征集普法作品、申報法治課題等形式深化普法宣傳,系統普法參與率達100%,切實強化了法治意識。
堅持依法行政,彰顯法治建設“公信力”。一是加強綜合執法,編制行政執法事項清單、重點監管事項清單,持續開展衛監執法“藍盾行動”。2020年以來,開展無證行醫、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等各類專項整治60余項,強力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監督覆蓋率、人均辦案數等指標保持全省前列。二是規范執法行為,嚴格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建立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法制審核“三項制度”,設立“法治政府建設暨行政執法公示”等網上專欄,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為執法人員配備手持執法終端和執法記錄儀,提升執法透明度。三是提升執法能力,每年組織執法技能競賽和案卷評查,獲評“全省執法優秀案例、執法辦案能手”數量領跑全省,多個案例入選國家衛生監督優秀案例、全市教科書式執法案卷。
堅持放管結合,打造法治建設“優環境”。一是細化便民服務,圍繞“一件事一次辦”,開展流程優化再造,全部事項實現一網通辦。推進“減證便民”,對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次較高、獲取難度較大的證明事項,全面實施告知承諾制。開展“智慧導服”服務,提升辦事咨詢便利度。二是實施柔性監管,在全國率先推行“不予、減輕、從輕、從重”處罰“四張清單”,細化行政處罰裁量權,讓執法兼具力度與溫度,并得到央視《法治在線》報道點贊。三是做好惠企服務,組建醫療健康企業服務專員隊伍,按月監測企業經營狀況,及時協調解決融資、防疫等訴求。落實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扶持政策,爭取并為醫療機構發放獎補資金527萬元。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濟南公...
07-07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濟南市...
07-07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濟陽區...
07-05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槐蔭區...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