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全市首張《港口經營許可證》;頒發全市首張電商轉實體營業執照;增設全市首個“涉外服務專區”,涉外事項“一表清、一窗通、一站辦”;全市首推“三醫聯動”綜合受理服務,全省全市層面首推“二碼合一”……
2023年轉眼過半。
這半年,濟南高新區奮發有為開新局,不止經濟發展創新績,營商環境“成績單”同樣亮眼。
全國首創電子竣工圖“一鍵歸檔”
“我們再也不怕拿著不是最終版圖紙給施工造成損失了!”高新區工程建設“一張圖”“一鍵歸檔”推進會上,濟南立誠置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宇霞興奮地說,依托“濟南市數字化聯合審圖系統”“濟南市數字化圖紙閉環管理系統”兩個系統,高新區工程項目實現電子竣工圖“一鍵歸檔”。
這一全國首創性創新對于規范建筑工程按圖施工、強化審批監管、提高審批效率、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里程碑意義。
“原來交竣工圖是把蓋完圖審章的圖紙,每一頁都蓋竣工圖標識,然后再簽名,最后歸檔少則100多盒、多則300多盒,現在能實現‘一鍵歸檔’,我感覺能減少90%的工作量。”濟南高新智慧谷投資置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馬凱說,傳統的紙質竣工圖移交需經歷“曬圖、簽章、整理、著錄、掃描、裝訂、裝盒、歸檔”等8個環節,電子竣工圖歸檔可直接縮減為“導出電子圖紙、加蓋電子簽章、歸檔”等3個環節。
據悉,施工圖紙變更及審查全過程納入“濟南市數字化聯合閉環管理系統”留印留痕。參建單位都可以登錄使用圖審圖紙,按需曬圖,有力保障現場按圖審圖紙施工,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和其他監管部門均可使用“系統”圖審圖紙,便于開展各項監管工作,有理有據監管,最大程度上減少工程質量隱患和后期經濟糾紛。
全市首個“涉外服務專區”投用
日前,一位俄羅斯籍投資者在“涉外服務專區”辦理外資企業設立的同時,同步完成了外籍員工“工作居留一件事”聯辦。據業務經辦人李先生介紹,公司法人來我國參加中俄貿易高峰論壇,對濟南高新區的營商環境非常認可,為便于日后的貿易交流,決定在此設立公司,沒想到在專區辦理公司業務的過程中,外籍人員的居住、工作等事項一并得到落實,切實感受到了高新區優質高端的政務服務。
高新區“涉外服務專區”6月下旬啟動,是全市首個“涉外服務專區”。作為“泉惠企會客廳”特色服務項目,“涉外服務專區”依托高新區“五區疊加”政策優勢建設而成,根據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和行政許可清單,完善相適應的審批機制,編制了包括外資企業登記、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外籍醫師在華短期執業許可等18項涉外服務事項的“一表清單”,并形成動態調整機制,探索更多涉外服務事項首創式、差異化、集成性創新。事項和空間雙重整合,利用“會客廳”的一個專窗就能夠為外資企業和外籍人員提供政策信息、辦事咨詢、幫辦代辦的全方位一站式綜合服務。
同時,借助可視化系統和“智惠”導服平臺,通過語音溝通、視頻連線、雙屏互動等服務渠道,實現“遠程+窗口、線上+線下”融合,涉外業務零距離服務、零跑腿辦結。
全市首發《港口經營許可證》發出
“我們是小清河主城港的建設和運營單位,拿到這張港口經營許可證,標志著團隊三年的努力終于結果,公司上下都很激動。”6月13日,濟南海河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宗山將一面錦旗送到濟南高新區審批服務中心,該中心向海河港務發出了濟南市首張《港口經營許可證》。這也是小清河復航工程沿線4個港口經營許可證的首發,標志著濟南港主城港區作為小清河復航工程重要的基礎設施具備運營條件,為小清河復航奠定了堅實基礎。
小清河濟南港主城港區區位優勢絕佳,這里距離董家鐵路貨運中心7.8公里,距離濟南東站11.7公里,周邊還有青銀、濟廣、京滬等5條高速公路,在濟南國際陸港空間范圍內,聚集了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還能直達海港(小清河通過濰坊羊口港入海),可以發展多式聯運。
小清河濟南港主港區無疑是濟南國際陸港樞紐中的樞紐,在這里可以實現水運、鐵路、公路等多運輸方式的轉換。即將投用的主城港區一期工程建設8個1000噸級通用及多用途泊位,設計吞吐量630萬噸/年。港口配套建有雜貨堆場、重箱堆場、空箱堆場、倉庫、綜合辦公樓等設施,總建筑面積約2.9萬平方米。
位于臨空經濟區的濟南奧美聯亞工礦設備有限公司是國內著名的礦用實心輪胎生產及銷售企業,小清河復航給該企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按照水路運輸成本是公路交通成本的20%來計算,我們公司每年物流成本就能節省80萬元以上。”公司總經理徐言軍說。
全市首張電商轉實體營業執照出爐
通過辛勤打拼,從事網店經營的年輕人劉凱積累了不少客戶資源,他謀劃著把業務拓展到線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來到舜華路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在工作人員幫助下,劉凱的經營范圍“一鍵切換”,還拿到全市首張電商轉實體營業執照。業務辦理簡單便捷,讓劉凱收獲了發展路上的“小確幸”。
作為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功能區,新技術孕育了新業態、新業態催生了新產業。目前,全區“四新”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2.9%,分別高于全省、全市10個、4個百分點。不斷涌現的新業態、新產業成為孕育審批環節“第一”“首創”的沃土。
瞄準企業全生命周期,高新區各相關部門提供的服務是全方位的。在金融領域,今年上半年,累計組織開展各類金企對接、融資路演等8場次,邀請銀行、小貸、融擔、民資、基金等不同類型金融企業為企業講解最新金融政策,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精準化的融資服務。全區16支金融輔導隊輔導企業355家,解決融資需求22.29億元。此外,高新區還深化“金融管家試點”,整合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地方金融組織等資源,建立特色金融管家團隊,深度服務重點產業和科創企業,目前,高新區5家產業園區均已配備金融管家。為延伸惠企服務觸角,高新區將惠企政策全部納入線上“泉惠企”平臺,線下掛牌成立8家“泉惠企”企業服務站,組織39人的“首席政策官”團隊、10個服務專員、21支“泉惠企”服務小分隊提供“一對多”“一對一”服務,開展走訪服務活動1400余次,解決企業訴求3000余項。
在高新區,小到一家網店、大到一個港口的經營,再到人人離不開的求醫問藥,優良的營商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辦事更便利、發展有未來。從普通技術工人到高端學者、外籍人才,優良的發展環境讓各類人才干事有舞臺、成長有空間。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高新區,讓奮斗者閃光
06-21
六個維度遴選“優品” 打造區域品牌“高新樣板...
03-10
高新區吹響城市管理考評“集結號”
03-10
高新區:當好全市高質量發展主引擎、主陣地、主...
02-19
濟南高新稅務春風送暖促發展
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