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也是國有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市國資委堅持把創建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強化法治引領,完善制度體系,依法科學監管,建設法治國企,著力打造企業發展良好法治環境,為市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為法治政府建設貢獻國資國企力量。”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海平表示。
加強宣傳教育,筑牢法治思維。近年來,市國資委持之以恒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干部職工法治意識,加快建設法治國資國企。一是聚焦政治引領涵養法治素養。抓住“關鍵少數”,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其他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充分運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個人自學等多種方式,精學細學法律法規,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厚植領導干部法治素養。二是聚焦國資業務開展法治宣傳。通過在“山東通”開設“每日一法”學習群、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定期推送精心篩選的政策法規、法治信息、普法案例等內容,及時宣傳公司法、國資法、民法典等與國資國企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普法的穿透力。三是聚焦重點工作強化靶向普法。圍繞項目突破年、保密工作、新一輪國企改革專項提升、混改上市等重點工作,廣泛宣傳國務院國資委、省國資委,以及市委、市政府系列政策要求,開展政策解釋說明,講清政策、明晰要求。四是聚焦解決難題開展互動交流。深入開展研討,創新打造“法律顧問+普法案例+政策法規”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模式,及時有效探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
堅持法治先行,依法履職盡責。牢牢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依法依規履職盡責。一是推行清單管理。動態調整授權放權清單,科學界定出資人監管邊界,全面履行好出資人職責、監管職責和黨的建設“三位一體”職責,形成靠制度管理、按流程執行、憑績效獎懲的良好作風。二是完善制度體系。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做好規范性文件的合法合規性審核和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持續開展文件清理和整理匯編,結合本地實際,完善國資監管制度體系,出臺了產權轉讓、資產評估、股權管理、績效評價等一攬子制度,為依法行權履職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強化企業章程管理。堅持以企業章程為紐帶,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充分發揮企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落實董事會授權,加強外部董事建設,規范企業章程管理行為,促進企業全面實現以章程治企、按章程辦事,為企業自主經營、依法決策、科學管理夯實基礎。四是加強法律人才隊伍建設。督導企業加強法律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公司律師制度,選優配強法律人才,打造專職化專業化法治人才隊伍。
完善法治舉措,服務企業發展。加強法治國企建設,完善法治保障措施,著力打造服務企業發展的良好法律環境。一是加強企業合規管理。出臺《市屬國有企業合規管理辦法》,指導企業建立合規管理體系,從預警、審查、應對、整改、舉報、問責、協同、評價等流程,明確合規運行機制,將合規要求嵌入經營管理各領域各環節,提高合規管理“有效性”,促進企業依法合規經營。二是強化重大事項監管。印發《市屬國有企業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明確企業需要向市國資委報告的三大類38項重大事項,定期開展企業重大事項報告檢查,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不流失。三是運用法治化手段化解難題。針對企業改革改制過程中產生的歷史遺留問題,堅持法治思維,本著“事要解決”原則,走歷史遺留問題法治化、信訪問題法治化解決途徑,最大限度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四是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房租減免和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助力企業紓困發展。建立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違背市場公平競爭、破壞市場秩序問題自查自糾長效機制,維護公平公正市場秩序。開展政策惠企宣傳,及時為企業送政策做宣講,做好解惑釋疑和政策推介,讓企業掌握最新政策,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濟南住...
08-17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濟南市...
08-17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濟南市...
08-11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長清區...
08-11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審計...
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