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來濟南出差的范先生,7月下旬在市五院附近一家賓館住了幾天。7月23日早晨,范先生起床后打開窗戶看看外面的天氣情況,突然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馬路交叉口,竟然出現了大面積的地鐵施工圍擋,但路面交通依然暢通無阻。
“昨晚8點多,我還在馬路邊散步,還沒有發現圍擋???!在睡夢中,我依稀感覺凌晨還下了雨,難道地鐵建設者是冒著雨在夜間建成了圍擋?這和我印象中的城市施工完全不一樣,濟南的這次經歷讓我大開眼界、好感倍增……”范先生說。
隨后,范先生又到八一立交橋附近約見了一位客戶,恰好在經十緯一等候公交車,公交車站后面就是地鐵施工圍擋區域,他又驚奇地發現,在兩片圍擋中留出了一條寬約3米的人行便道,市民可以方便地上下公交車,而不用穿過車流不斷的馬路,考慮得真是太周到了。
像范先生一樣,很多外地來濟旅客對濟南地鐵圍擋施工的細節設計感覺很舒服,比如,鋪在施工溝上面的通行鋼板非常平整,無論人行還是車往都感覺不到一點顛簸,地鐵施工的細節讓人稱道。而利用夜間施工建成圍擋,更是解決了人們生活中的交通痛點,讓人有一種“被關心、被重視”的溫馨感覺。
其實,濟南地鐵施工的細節設計,遠不止外地游人走馬觀花看到的這些。比如,沿著經十路開車行駛,路兩側不時出現一些綠色罩棚式的建筑,看上去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像是很有檔次的臨時建筑,其實下面就是地鐵車站的施工區域。把大工地變成臨街景點,真是太有創意了!
外地來濟游客對地鐵圍擋“一夜圍成”很是好奇,土生土長的濟南人同樣感到不可思議。家住山師東路附近的陳先生,上班時要走經十路。細心的他發現,從2022年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地鐵圍擋就會發生變化。過往車道也是經常變換,有時是直線的,有時是曲線的。但無論怎么變,車道總數量基本保持不變,道路依然是暢通無阻的。
“我都不知道這些人是什么時候施工的,難道全部是在夜間完成的?”陳先生很是疑惑。對此,在附近開了一家服裝店的王女士告訴他,施工全部是在晚上10點以后,有時甚至是凌晨時分完成的。“有一天夜間下起了小雨,還刮著風,我擔心服裝店的窗戶沒有關好,就過去看了看。路上看到工人們正冒雨進行圍擋施工呢!”王女士說,他們考慮得還很周到,比如,圍擋盡量不影響附近的店鋪營業,給附近居民留的臨時便道也硬化得一絲不茍,為有這樣的“好鄰居”點贊!
少圍一米是一米,少擋一天是一天。在城市繁華區域建設施工圍擋,能首先考慮人們的日常出行問題,其背后是建設者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把責任擔在肩上,寧愿自己在施工時多費些力氣,也要讓市民有更好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有些細心的市民發現,地鐵管遷施工中,建設者將作業時間由24小時施工,調整為晚上11點至次日凌晨5點;將作業方式由噪音較大的機械作業,調整為人工挖掘;將長時間圍擋占道施工,調整為不圍擋夜間臨時占道施工……無論是附近的居民出行有什么困難,或是沿街商家希望保留通行便道,都能得到及時回應。
如今的濟南,“一夜圍成”精神正從地鐵建設領域向其他領域延伸。無論是熱力施工、道路保養,還是綠化移植,建設者都在學習和踐行這種一切以“便民利民不擾民”為出發點的施工圍擋原則,把方便讓給市民,把困難留給自己。比如,正在改造提升中的順河高架,無論是路面上夜間臨時圍擋施工,還是在橋下搭建臨時施工架子,都是在深夜時分完成?!笆┕れo悄悄,修路不封路”已經成為彰顯濟南城市軟實力的標志性施工方式。
編輯:張婉瑩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省出臺推動城市片區綜合更新改造“20條”
08-06
我市開展深化城市體檢制度機制試點工作
07-05
可用支付寶乘濟南地鐵了
06-29
濟南市對外友協參加國際城市多邊交往研討會
04-02
我市今年計劃新(改)建垃圾分類亭1000個
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