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8·6”德州平原地震救援案例復盤暨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規范化建設現場交流會的現場,超輕型衛星便攜站、衛星電話等各種先進器材裝備齊亮相。
全地型摩托車吸引了眾人目光。在地震現場運輸裝備,很多地區汽車無法進入,需要攜行車上陣,但是在泥濘路段,普通攜行車前進困難,效率低、耗費人力大,全地型摩托車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普通攜行車2個小時的運輸路程,它1個小時內就能完成。車上鋼絲牽引繩牽引力為兩噸,在泥地里解決傳統攜行車需要用人推的困局,可以保存更多的人力用于后續救援。除此之外,該摩托車不光能在地上開,還能進入水里,運用場景更加多樣。”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隊滅火救援指揮部副部長張陽介紹。
精良的裝備搭配上清晰規范的應用模式才能發揮出1+1大于2的作用。日前,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發布《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地震災害消防救援專業隊達標創建實施方案》,對“一部六組”和“五大模塊”進行統一規范。一部六組設定為指揮部、指揮協調組、應急通信組、政工宣傳組、戰勤保障組、綜合信息組、新聞宣傳組,五大模塊分為管理模塊、搜索模塊、營救模塊、醫療模塊、戰勤模塊。
“‘一鍵式’調派,模塊化運作,可以大幅提升地震災害應急救援的處置能力和效率。”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特災處副處長曾亮介紹。
近年來,全省消防救援隊伍聚焦“全災種、大應急”職能任務,全力推進地震、水域等專業隊伍建設,形成“一鍵式”調派的專業作戰力量編成,提升專業能力和規范化建設。
目前,全省已建成7支重型地震救援專業隊和9支輕型地震救援專業隊。“輕型地震救援專業隊可以承擔一些基本的搜救任務,重型地震救援專業隊的人數更多,裝備更加精良,可以進行復雜技術的搜索和救援。”曾亮說。
此前,8月6日德州市平原縣發生5.5級地震,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隊20輛消防車、124名指戰員迅速趕赴現場,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全勤指揮部調派濟南、泰安、濱州、聊城、搜救犬支隊43車285人10犬集結到位。歷經32個小時的不間斷作業,搜尋行政村76個、住戶10173戶,處置房屋倒塌、清理路障及因地震引發的救援行動13起,造成24人輕傷。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已建成應急聯防救援站114處
09-09
我市印發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07-30
濟南安全生產“碼”上行
07-28
我市開展安全生產專項督查
06-24
濟南迅速推進燃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