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田在市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剛剛過去的2023年,濟南聚焦聚力“項目突破年”,全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抓住用好重大戰略機遇 省會發展勢能加快集聚
濟南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黃河安瀾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節水型社會建設實現區縣全覆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加力提速,新引進高端優質項目26個、總投資946億元。奮力在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當引領作示范,5個區縣、8個園區、18家企業入選全省試點名單。
高起點推進濟南都市圈規劃建設,米字型高鐵網、“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公路網加快成型??苿摻鹑诟母镌囼瀰^建設成效顯著,評定首批科技支行10家、科技金融特色機構9家,預計科創企業貸款余額突破1700億元。數字濟南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1+4+N”建設體系全面定型,整體智治框架搭建完成,政務云一體化安全運營中心投入使用,基本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數據湖”,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預計達到19%以上,新增1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濟南躋身數字生態總指數全國十強。
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 進中向好態勢加快鞏固
過去一年,全市經濟克難前行,持續向好、量質齊升,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顯現,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0.8億元、增長6%,稅收占比75.22%、列全省第1位。
“項目突破年”成果豐碩,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由年初的1301個調增至2413個,產業項目提速強勁,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左右。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九大行動”,新設德國、日本國際投資促進聯絡站,引進世界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項目56個。
濟南舉辦系列促消費活動500余場,發放消費券2.22億元,帶動消費超180億元,引進商業品牌首店102家,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左右。全年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超過1500家,預計完成進出口總額2189億元。開展民營企業攀登行動,新增減稅退稅降費超過150億元,發放“濟擔—紓困貸”100億元、“濟擔—攀登貸”27億元,新培育營業收入過百億元企業2家、過十億元企業10家,4家企業入選2023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著力塑強現代化產業體系 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進
工業強市勢頭強勁,濟南集成電路、空天信息等六大產業共同體加速壯大,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能級提升,四大主導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精密鍛件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培育獨角獸企業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服務業發展提質增效,新認定總部企業19家,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2個、服務業創新中心4個,預計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元。推進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濟南獲評中國快遞示范城市?!昂杉庑袆印眴訉嵤?,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8家、居全省首位。預計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2.76萬億元、2.86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超過1100億元。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首家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正式獲批,新增全國重點實驗室6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達到2.88%。新增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8家、加速器2家、眾創空間16家,預計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1100家,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06.53億元、居全省首位。濟南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73萬人,獲評2023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 發展內生動力加快釋放
濟南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實施市屬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八大專項行動,沿黃省級經濟開發區完成擴區調區。獲批國家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數字人民幣總交易額突破63億元。農村“三變”改革覆蓋1523個村,村集體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79%。
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上線國內首個政務服務云大廳,309項高頻服務事項實現智慧受理、在線幫辦。全市經營主體超過154萬戶,獲評2023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形成制度創新成果60個,在全國率先推廣“首席標準官”制度。中歐班列濟南集結中心加快建設,年開行班列突破1000列。柬埔寨駐濟南總領事館正式開館,國際友好(合作)城市增至87個。
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宜居宜業水平加快提升
濟南重點片區建設提質增效,明府城、上新街等傳統特色街區保護性提升全面鋪開,山東省質子中心投入使用。省會綜合立體交通網日趨完善,濟鄭高鐵、濟濰高速建成通車,濟棗高鐵、高新東區云巴開工建設,小清河復航工程完成重載試航。
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07公里、燃氣管網61公里,石熱入濟項目順利完工,全市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000萬平方米。加快實施城中村、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等175個城市更新項目,完成投資497.3億元。文化濟南魅力彰顯,齊長城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明水古城開業試運營,濟南榮獲“2023年度活力城市”。新建高標準農田23.4萬畝,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預計糧食總產量達到300.5萬噸,高油酸大豆獲得全國首個植物基因編輯安全證書。我市設置脫貧幫扶公益崗做法入選全球減貧最佳案例。
完成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獲得國家低碳城市試點評估優良等次。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6.9萬輛,獲批全國首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城市。污染防治扎實推進,PM 2.5濃度在全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中最優,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優良等級,中心城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和城市內澇治理累計開工點位2235處、完工967處。完成造林1.2萬畝,新建各類公園100處,重點泉群保持20年連續噴涌。
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群眾幸福指數加快提高
濟南2023年18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財政民生支出1093.6億元,占比達到80.1%。出臺穩定和擴大就業25條政策,預計新增城鎮就業17.5萬人。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0所,歷城二中女子足球隊奪得世界冠軍。市疾控中心等公共衛生六大中心全部建成,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8.11張。
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730元。累計建成各類養老服務設施4142處,新增護理型床位1736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100%。入選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泉心托”成為全國首個托育城市品牌。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1045元、814元,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年提高?;I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56萬套(間),在全國首次創新推出二手房“帶押過戶”登記新模式,獲批全國靈活就業人員繳存使用公積金試點城市。新建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70家、泉城書房8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全鏈條監管,再次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高標準推進平安濟南建設,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3年命案全破的省會城市,獲評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政務服務效能加快升級
濟南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整治,努力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解難題、促發展、惠民生的實績實效。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331件、政協提案457件。
聚力“高效辦成一件事”,完善全鏈條工作推進體系。數字機關建設成效明顯,全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基本建成。12345市民服務熱線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年為民服務1015萬件次。扎實推進巡視巡察和各類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行政執法監督、審計監督更加有力有效。節約型機關建設持續深化,市直預算單位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壓減20%??v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政府系統作風形象明顯提升。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全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
01-08
全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
01-08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暨2024年“項目深化年”工...
01-03
全市府院聯動聯席會議召開
12-31
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大會召開
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