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濤介紹,近日,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省財政廳等7部門,制定出臺《關于推進完善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的實施意見》,推動我省工傷保險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自2024年1月1日起,我省啟動實施工傷保險省級統收統支,實現省內費率政策、繳費基數和待遇標準的全面統一。
涉及參保繳費、認定鑒定、待遇標準等
近年來,我省創新工傷保險制度,擴大工傷保險覆蓋人群,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防范化解各種風險隱患,工傷保險事業發展取得重要成果。目前,全省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2044.5萬人,基金結余110億元,可支付能力近18個月。
張濤介紹,《實施意見》主要措施可以概括為“七統一、兩提升”。“七統一”:一是統一參保繳費政策。全省統一參保范圍、繳費基數,建立全省統一、行業差別化、可浮動的行業基準費率政策。二是統一認定、鑒定政策。《實施意見》明確,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工傷認定工作,全省統一認定、鑒定工作流程,規范裁量尺度。三是統一待遇政策標準。各市自行制定、與統一政策不一致的,停止執行。確需執行的,《實施意見》設置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相關資金,由各市累計結余和市、縣政府分擔。四是統一基金收支管理。實行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一集中管理、全額撥付、統收統支,并建立備付金制度、緊急撥付制度,保障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五是統一基金預算管理。實行全省統一的預算管理制度,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切實維護工傷保險基金安全。六是統一經辦管理服務。優化經辦管理服務體制,實現全省業務標準統一、流程規范、服務高效。七是統一信息管理系統。推進“智慧人社”一體化建設,深化工傷保險“一件事”集成改革,持續提升社保卡應用、工傷醫療結算的質效。“兩提升”:一是持續提升風險防控和內控管理能力;二是持續提升便民化服務水平。
對職工、用人單位有哪些影響?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士功介紹,對職工來說,《實施意見》統一了待遇標準,對歷史遺留問題提出處理意見,明確了計發基數過渡銜接政策,確保職工不會因實施省級統籌降低工傷保險待遇。比如,傷殘津貼、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等工傷待遇全省政策統一,根據本人工資按一定比例計發;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生活護理費、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住院伙食補助費等待遇實現全省政策統一、標準統一。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全省均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計發(2023年標準為98.566萬元,2024年標準尚未公布,需等待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生活護理費為3535元,這些待遇均實現全省同級別同待遇,充分體現工傷保險對職工保障的公平性。
對用人單位來說,《實施意見》統一了工傷保險8類行業基準費率,大多數市與原政策平穩銜接,個別市行業基準費率將明顯下降,切實減輕當地用人單位繳費負擔。同時,進一步明確了行業基準費率下調、上浮政策,將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確定為常態化政策。比如,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省級統收統支前,在全省工傷保險基金結余符合降費率的情況下,還要根據各市基金情況分別確定降費幅度,省級統收統支后,只要全省工傷保險基金結余符合條件即可,按照全省統一幅度進行調整,不需要各市分別確定。下一步,我省將常態化執行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根據基金結余情況,適時調整行業基準費率。
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寶明介紹,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后,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方式保持不變。為方便廣大繳費人繳費,稅務部門為用人單位提供了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繳費方式。在線上,可以通過山東省電子稅務局、單位社保費管理客戶端等方式繳費,還可以選擇三方協議或者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在線下,繳費人可以到辦稅服務廳,也可以運用社保費自助終端進行繳費。用人單位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選擇繳費方式。
將聚焦外賣等就業人員組織開展保障試點
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是全面優化提升工傷保險管理體制機制的重要一環。我省下一步將重點從政策落實、參保擴面、工傷預防和康復、運行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其中,在持續推進法定人群參保全覆蓋的基礎上,精準發力、分類施策,推進職業人群工傷保障廣覆蓋。聚焦外賣、出行等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組織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聚焦超齡人員和實習生等群體,加快出臺非勞動關系特定從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政策;聚焦農民工和快遞員等群體,持續推進優先參保政策,力爭工傷保險擴面工作實現大進展、大突破。
省財政廳總經濟師韓震介紹,多年來,省財政廳始終把保障工傷保險基金安全平穩運行作為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任務,強化預算管理,高效調撥基金,全力保障工傷職工待遇足額落實。其中包括,明確將各市歷史結余基金納入省級集中管理,按規定歸集至省級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提高基金流動性,及時審核各級基金支出需求,統一撥付全省工傷保險待遇資金,保障全省工傷待遇支付。
2023年發放工傷待遇14.3萬人次
推動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工傷保險管理的全鏈條、全領域。在制度建設方面,我省先后制定出臺《關于明確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在新舊政策銜接方面,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落實按項目參保政策,工傷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至2023年11月,全省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保人數達5.4萬人,按項目參保人數達297.2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2044.5萬人。提高工傷保險待遇水平,一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3項待遇標準平均水平分別達3995元、2654元和1510元。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政策,2022年以來,為企業減輕負擔26億元。
在管理服務方面,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推進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待遇支付的法治化、規范化。2023年,全省認定工傷8.2萬人,開展勞動能力鑒定6.6萬人次,發放工傷待遇14.3萬人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深入推進“智慧人社”一體化建設,努力實現工傷保險服務集成辦、全程網辦、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等。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今年累計為參保群眾報銷各類醫藥費用179...
12-28
山東省上調失業保險金標準
10-25
我市工傷保險3項待遇10月13日發放到位
10-13
我省繼續調整工傷保險3項定期待遇
10-11
齊魯保2023版“升級”亮相
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