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建首個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全省公共文化場館全部實現向老年人免費開放,養老機構床位達到45.4萬張,力爭到2025年創建300個左右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10月11日是重陽節,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老齡和養老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情況。
發布會上,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莊嚴介紹,近年來,山東加快推進老年人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社會保障、社會參與、權益保障等統籌發展,應對人口老齡化績效評價成績穩居全國前列。
強化困難老人兜底保障,年發放資金20億元
山東省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60歲以上人口2391萬人,占比23.62%,老年人口數量位居全國首位。社會保障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今年1—9月份,全省社保基金總支出達到3598.25億元。同時,山東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分類施策推動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參加養老保險,全面落實超齡人員和實習學生等從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政策。截至9月底,全省職工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3521.58萬人、2075.13萬人和1641.26萬人。
聚焦強化兜底保障,山東將特困人員供養標準連續3年提高10%,并建立起動態調整機制。從2022年起,山東探索開展了困難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托養工作,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率達到68%。
截至9月底,全省養老機構床位達到45.4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占比75%,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4萬處,連鎖化專業養老服務組織達到130家。山東還將失智照護機構、家庭養老床位等項目納入補助范圍,全省“兩證齊全”養老機構超過1000家,納入醫保、長護險定點的養老機構分別達到787家、904家。
同時,山東建立經濟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政府為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等制度,年發放資金約20億元。其中,對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年發放資金10億元以上,惠及200余萬高齡老年人。同時,全面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在全國率先實行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每年安排6000萬元資金,推動養老服務工作
隨著人口老齡化發展,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日益迫切。近年來,山東聚焦老年人養老多樣化需求,不斷完善覆蓋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的養老服務網絡,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取得顯著成效。
自2021年起,山東在省級層面每年安排6000萬元左右資金,在全國率先開展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示范活動,以縣域為單位整體推動養老服務工作。
其中,縣級層面,建設以特困失能老年人專業照護為主要功能的縣級敬老院,實現縣級全覆蓋。鄉鎮(街道)層面,發布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運營標準,發展具備日間照料、長期托養、居家照護、輻射指導功能的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鎮(街道)全覆蓋。社區(村)層面,因地制宜發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4萬處,建設老年食堂1.2萬處、家庭養老床位7.7萬張,讓“家門口的養老服務”更加方便可及。
此外,山東加快推進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的意見》。“十四五”以來,山東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160個,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2.8萬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目前,全省公共文化場館全部實現向老年人免費開放。下一步,山東將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力爭到2025年創建300個左右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全省建成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和護理院(站)近300家
近年來,山東支持各地改造或新建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中心等接續性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全病程的醫療健康服務,并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設立老年醫學科、康復醫學科和安寧療護病區。
截至9月底,全省建成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和護理院(站)近300家。目前,全省已有96%以上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二級及以上中醫院全部設立康復科和治未病科,50%的縣域設立安寧療護病區,4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提供安寧療護服務,老年人的醫療健康可及度大幅提升。同時,山東加快推進醫養結合,成功創建首個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6個縣(市、區)和12家機構被確定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單位,數量居全國首位。
針對老年人就醫不便捷問題,山東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規范化、舒適化、智慧化水平,截至9月份,88%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濟南力爭明年底創建2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發布會上,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蘇楠介紹,濟南市是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近年來,濟南市在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提升養老服務功能、優化社區助老服務、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等方面持續發力,已打造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12個。
在具體工作中,濟南市聚焦老年人養老“不離家、不離親”需求,在老舊小區,采取購置、閑置資源改造等方式,為391處既有社區補齊養老服務設施。在新建小區,將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列入土地出讓條件,實行設計、報批、建設、核實和驗收“五同步”,建成后無償交付區縣統一管理,委托運營。
同時,濟南扎實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建成家庭養老床位2786張,為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養老服務;積極開展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對5040戶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舒適度、安全度。與此同時,近43%的社區(村)分類設置了助餐站點,讓老年人更便捷地吃上了“一餐熱飯”。2024年上半年,已為3.6萬余名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緊急救援、健康監測、助餐助潔等上門服務。
此外,通過對社區現有綜合服務設施或因地制宜改造、修建綜合性活動場所,加強適老化健身設施和文體器材配置。目前,全市各類老年活動團體已達3000余個,參與老年人達10萬余人。
蘇楠表示,濟南將圍繞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強化政策支持,加大保障力度,優化宜居敬老環境,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力爭到2025年年底創建2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健全完善縣域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09-12
我市上調企退人員基本養老金
07-19
全市設置263處便民服務點
06-25
濟南首個銀發經濟大廈啟用
05-28
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數達852萬
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