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0月24日舉行“數說山東看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前三季度山東省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7198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73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27914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39336億元,增長4.9%。
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城鎮新增就業104.8萬人
今年以來,全省經濟持續保持穩健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其中,農業生產形勢向好,主要農產品供應充足。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9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0%,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農產品供應充足,蔬菜、瓜果、水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4%、3.3%、4.4%。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裝備制造業增勢明顯。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制造業增長8.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3%;股份制企業增長8.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4%;私營企業增長8.6%。分行業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8%,增速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0.6個百分點。
市場規模保持增長,線上消費支撐有力。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978.5億元,同比增長5.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6.3%。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增長8.9%;商品零售增長4.7%。全省限額以上網上零售額增長23.4%。
固定資產投資總體平穩,新興產業投資擴容加速。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5.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5.6%,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4%。分領域看,制造業投資增長15.0%;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0.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2.2%。
進出口規模穩步擴大,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全省貨物進出口總值2.48萬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出口1.52萬億元,增長6.4%;進口9630.6億元,下降1.9%。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6%,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4.6%。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4.5%,占進出口總值的74.7%。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有所回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4%,衣著價格上漲0.3%,居住價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9%,交通通信價格下降1.2%,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2%,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4%,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4.6%。前三季度,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9%,購進價格下降1.2%。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04.8萬人,保持平穩增長。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9元,同比名義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82元,增長4.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4元,增長6.3%。
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5.5%、9.5%
今年以來,山東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實現了有序穩定增長,對全部投資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1—9月,全省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5.5%、9.5%,分別高于固定資產投資11.6、5.6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我省組織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項目1771項,可帶動產生新技術2721項、新產品2412項、新工藝1780項;培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46個、國家級智能工廠35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接近90%;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二和第三位。
項目建設方面,聚焦先進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綠色裝備推廣、本質安全水平提升等重點方向,優選首批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重點項目6570個,計劃總投資近1.7萬億元。強化省級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導向目錄入庫管理,1—9月,全省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1060個;其中,大項目支撐作用明顯增強,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9.2%,高于全省工業技改投資9.7個百分點。省級層面重點調度的1600個導向目錄重點項目,開工1390個、開工率達96.3%,完成年度投資1642億元、年度計劃的88%。
政策供給方面,今年以來,省級財政獎補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353個,帶動項目總投資1354億元;支持“技改專項貸”貼息項目57個,拉動項目貸款155億元,撬動設備總投資317億元。全力做好對上爭取,推動青島、濰坊2市入選首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謀劃優選935個項目入選工信部首批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專項再貸款項目庫,有效調動了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積極性。
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556.8億元,同比增長23.4%
我省在全國率先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率先印發《山東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啟動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先后制定汽車報廢更新、汽車置換更新、家裝廚衛“煥新”、家電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等5個領域實施方案和細則,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范圍,最大程度利企惠民。截至10月22日,山東汽車報廢更新提交申請25.6萬份,審核通過18萬份,居全國前列;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全省銷售家電163.8萬臺,發放補貼13.6億元。
激發消費活力方面,制定傳統消費升級和新興消費擴容兩個行動計劃,提出29條政策措施;出臺20條進一步促進消費持續向好的政策措施。統籌安排“2024山東消費促進年”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央地聯動先后舉辦“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山東站”和“2024山東夏日以舊換新消費季”活動。創新利用財政、金融、平臺、廠家、商家“五種資源”,提升活動和政策成效。前三季度,省市聯動舉辦促消費活動495場,參與企業5.4萬余家(次)。
提振服務消費方面,部省聯合舉辦2024年“中華美食薈”啟動儀式,加快小微餐飲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餐飲消費向好。大力發展國貨“潮品”,編制《山東老字號認定及管理辦法》,推動28家山東企業入選第三批中華老字號名單。舉辦第八屆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開展“老字號中華行”等活動,前三季度全省老字號營收同比增長6.5%。創新家政進社區服務模式,與居家育幼、社區養老等深度融合,舉辦誠信家政進社區惠民促消費活動和現代家政產業對接活動,前三季度,全省130家重點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4%。
拓展新型消費方面,積極推動與重點平臺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電商產業帶、推動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組織“好品山東”優質供應鏈企業,與國內頭部電商平臺和MCN機構加強對接、擴大銷售。前三季度,全省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556.8億元,同比增長23.4%。
促進城鄉消費方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16市全部入圍國家試點,濟南市獲批全域推進試點城市。實施城市商圈躍升行動,指導濟南、青島市成功申建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新認定6個省級試點智慧商圈和10個省級智慧商店,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
居民消費價格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
今年以來,我省主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市場供需總體穩定,市場價格平穩可控。
前三季度,食品價格呈現分化。構成食品的45個基本分類中,有28個下降、16個上漲、1個持平。其中,雞蛋、鮮果、食用油、糧食呈下降趨勢。豬肉、鮮菜價格分別上漲7.9%、6.6%。受高溫及強降雨天氣等因素影響,鮮菜價格9月上漲至30.6%。
與此同時,工業消費品價格穩中有漲,全省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0.2%。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上行影響,汽油、柴油價格分別上漲1.7%和1.8%。受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落地、部分車企及經銷商實施促銷措施影響,燃油小汽車、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同比分別下降4.5%、3.9%。服務類價格小幅上漲,前三季度,旅游出行、家政服務、教育服務等消費趨暖,服務類價格同比上漲0.6%。
從后期走勢看,我省居民消費價格有望保持平穩運行。從食品價格看,今年以來,我省夏糧生產再獲豐收,秋糧長勢良好,糧食庫存比較充足,預計糧食價格總體以穩為主。受天氣影響,蔬菜價格可能會維持高位運行;中秋、國慶雙節過后豬肉消費慣性下降,加之市場供應仍相對寬松,豬肉價格總體偏弱運行的可能性較大。總體來看,短期內食品價格以穩為主。
從工業消費品價格看,我省工業消費品供給能力較強,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加上一系列助企政策落地,有利于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工業品價格有望保持平穩。從服務價格看,隨著服務業穩健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務消費將保持較快增長,出行類和數字服務消費需求不斷釋放,為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的平穩運行提供有利條件。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推動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不斷邁向縱深
10-18
2024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大會暨中歐(濟南)...
10-16
山東出臺19條措施落實金融支持政策促進房地產...
10-11
山東推出25項措施加快推進賽事經濟高質量發展
09-27
濟南一季度GDP達2848.5億元
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