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百花洲畔,不少市民和游客驚喜地發現,一場名為“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成果展的展覽正在舉行。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古城的厚重滄桑、泉水的清澈靈動,以及“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的獨特遺產價值。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1月12日。
千百年來,濟南依泉而生、因泉而興,泉水不僅是其獨一無二的景觀資源和城市標識,更是滋養了千年文化的源泉。在泉水文化影響下形成的“濟南泉·城文化景觀”起源于公元3世紀,發展于公元8—11世紀,成型于公元12世紀,繁榮于公元16—19世紀,長期演進持續至今。在“泉潤萬物”的寫照下,濟南形成了獨特而完整的泉水利用系統,塑造了穿街過巷的泉水空間景觀,孕育了豐富的泉水文化傳統。作為罕見留存至今的大型活態泉水文化聚落,濟南人“枕泉而居”,世代傳承著與泉水共生的生活方式,將東方特色的泉水文化認知與記憶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使這座因泉而生的城市,不僅以獨特的泉水景觀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更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講述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故事。
2006年,市政府首次宣布泉水申遺,歷經數載努力,2019年3月,“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申遺,是泉城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推進“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對于我市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優化泉水保護利用、提升城市美譽度具有重大意義。本次展覽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展現濟南泉城獨特的自然與文化景觀,加深公眾對濟南泉水文化、古城風貌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與認識,助力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的申遺工作。
在現場看到,展覽主要包括“千年興城”“泉甲天下”“泉城共生”“古城申遺”四大板塊。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濟南擁有4600多年文明史和2700多年建城史。通過“千年興城”這一板塊,可以了解濟南的發展歷史。對于在這片土地上出生長大的濟南人而言,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是城市之“魂”,是深深鐫刻于心的“鄉愁”。而對于新濟南人來說,體驗、認知并熟悉這些城市文化遺產的過程,正是他們融入濟南文化、構建城市歸屬感的寶貴契機。
千百年來,泉水滋養著這座城,更為這座城賦予了蓬勃生命力。在“泉甲天下”板塊,市民及游客通過一幅幅照片,感受濟南以水營城、泉潤古城、固本清源的特色。
泉水與城市,相依相偎,共生共榮。“泉城共生”這一板塊,帶觀眾探索泉水如何滋養了濟南,又如何在濟南人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最后一個板塊“古城申遺”不僅展示了濟南為申遺所做的努力,更深刻揭示了“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的獨特價值和世界意義。
“通過這個展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所成長的這座城市,了解了這座城市的人們為申遺所做的努力。”一身漢服的小劉是濟南大學的一名學生,也是土生土長的“老濟南”,她表示,上了大學后,她才開始喜歡走街串巷,接觸了之前沒有發覺的濟南的另一面,“現在覺得我的家鄉這么美,這么有特點,以后會向更多的人推薦我的家鄉。”
“看了成果展上的照片,發現濟南的夏天、秋天更美,那時候荷花盛開,楊柳依依,景色太漂亮了。我想以后有機會的話再來濟南。”一對從福建來的夫妻這樣表示。
為了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展覽還設置了游客打卡環節。展覽入口,一個別出心裁的打卡裝置就像一本巨大的書頁,等待著每一位朋友的到來。書頁左邊有“濟南”兩個大字和藍色的泉標,右邊有一個長方形的打卡框,你只需要站在打卡框前,擺出一個最酷的pose,“咔嚓”一聲,就能與濟南的千年歷史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合影”啦。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第45屆趵突泉金秋菊展啟幕
10-27
濟南有了自己的交響樂團
10-19
濟南位列“00后”熱衷目的地城市第九
10-08
第十三屆山東文化藝術節9月29日至10月25...
09-24
全市30家重點景區實現營業收入3344.22...
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