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添新,共度佳節。當親身體驗“泉”在濟南過大年,樂享寒冬中熱氣騰騰的美食,嗨逛擺滿各區縣好物的黃河大集,暢游獨具韻味的泉城美景之時,市民游客眼里的“濟南”就有了更多注解。比如,泉水元素、好客泉城、曲山藝海、魯菜美食等等。
這個春節,充滿濃濃“年味”的濟南,以“全新姿態”在網絡上高頻吸睛:泉茶、泉浴、泉游、溫泉,七十二名泉的招式無窮變換;工藝繁復、濃郁鮮香,魯菜文化薪火相傳,“泉盛宴”各色菜品令人眼花繚亂;朗朗上口的山東快書、民國風情的梨花大鼓、飛盤彩繪的非遺項目,催化出了濃郁的年味年景……這座城市所帶來的獨特文旅體驗,令人耳目一新、流連忘返。
正如老舍先生說的那樣,“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當這樣的寶地,既質樸保留了歷史文化的厚重沉淀、山水共生的自然風貌,又創意十足地延展出豐富的文旅項目、古城新貌以及文化內涵,怎能不讓人心馳神往?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記憶。城市的文旅產業既要“流量”,也要“留量”。文旅產業是大產業、大民生、大展示,是流量型城市的入口,也是服務型經濟的引擎。此前,網紅城市濟南已經多次“出圈”,像經十路燈光秀、超然樓亮燈、踩高蹺的“酸妮兒”、“洛杉濟三大件”等,至今仍廣受追捧。而這些城市熱門IP,都是城市文化底蘊、公共服務等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產生的,折射著濟南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
實際上,“網紅”城市面臨的考驗還有很多,要走的路也很長,唯有靜下心來苦練內功、提升實力,才能經久不衰、長遠發展。比如,努力打造品牌特色,不斷拓寬發展路徑,以“高顏值”“文藝范兒”“沉浸式”為關鍵詞打造文旅項目,開啟多元業態融合出圈的文旅市場新局面,不斷擴大文旅品牌影響力。比如,以市場為導向,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鏈群,開發接地氣、顯特色、受歡迎的文創產品,加快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傳統文化通過再加工、再創作滿足現代市場與時代發展的需要。再比如,著力完善配套設施、提供精細化服務,由內而外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質,讓游客玩得安心、舒心,讓城市的知名度、舒適度、美譽度更上層樓。
龍年春節,“泉”在濟南過大年閃亮出圈,讓更多人意識到:濟南這座城市值得奔赴。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發布的春運熱力圖分析,濟南成為南方居民前往北方的十大熱門目的地之一。截至2月14日14時,全市28家重點監測景區共接待游客73.10萬人次,同比增長70.32%,實現營業收入1786.79萬元,同比增長91.39%。新年新氣象,期待濟南抓住“大流量”,挖掘形成更多獨特“爆點”,讓更多“頭回客”成為“回頭客”。
編輯:張婉瑩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春節假日過半 文旅熱度節節高
02-15
來文物場館過個“文化年”
02-14
天朗氣清 文旅市場客流量持續攀升
02-14
小巷里的“大名片”
02-13
年味十足 泉城文旅市場紅紅火火
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