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發布《濟南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技術指南(試行)》,形成一整套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技術指引,更好地滿足市民游客親近自然的戶外活動需求。
優先選擇市民滿意度高、區位交通便捷的公園綠地
根據《指南》,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將兼顧市民群眾綠地內活動需要與綠地植物生長特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開放共享區域主要分布在市屬公園綠地和各區縣公園綠地,優先選擇市民滿意度高、區位交通便捷的公園綠地。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附屬綠地向市民開放共享,充分挖掘社會綠色資源。
同時將優先選取配套服務設施、應急保障相對完善的區域,避免大規模改造開發。擴展自動售賣機、體育健身設施、兒童游樂設施、大眾餐飲商業、遮陽設施等以公益性為主的服務配套。
充分挖掘公園資源優勢 通過“公園+”營造多種共享場景
《指南》提出,結合濟南市民的文體愛好、活動習慣和生活場景,充分挖掘公園資源優勢,制定全年活動節目單、時間表,推出各具特色、亮點紛呈的活動,打造濟南特色公園文化新IP,通過“公園+”營造多種共享場景。
“公園+文化游園”就是舉辦各類文化游園活動,積極籌辦“百花展”“花朝節”“動物嘉年華”“三月三民俗文化廟會”“漢服模特大賽”“山河月夕·泉城共賞宋風游園會”等特色文化活動,邀請戲曲藝術團及地方民間藝術表演團體舉辦文藝演出。
“公園+運動健身”就是舉辦一系列健身活動、體育賽事。并改造提升現有的戶外球類場地、跑步道、簡易運動健身場地、智能健身設施,讓廣大市民在公園綠地里就可以享受豐富、舒適的運動健身體驗。
此外,還有“公園+童趣”“公園+頤老康養”“公園+園林市集”“公園+園林文創”“公園+藝術展覽”“公園+潮玩”多種體驗。
宜增設無線網絡系統 滿足市民游客基本需求
在服務市民方面,開放共享區域的周邊還應至少具備便民服務點、公共廁所、停車場、步道、座椅、監控、垃圾箱、照明等基礎設施,宜增設無線網絡系統,滿足開放共享區域市民游客的基本需求。
草坪空間應關注市民活動新需求,設置藝術化打卡裝置、最佳拍照點,增設移動式遮陽傘、充氣沙發、露營桌椅租賃點等。林下空間推進書香公園建設,布置流動圖書角、移動書柜等小型閱讀裝置。兒童活動空間增設洗手池、直飲水等公共設施。休閑廣場空間推進文體設施進公園,增設以乒乓球臺等小型設施為重點的健身設施、便民置物掛衣架等。空閑地也應利用現有場地引入品質書屋、咖啡茶室、移動餐車等業態,推出公園消費市集。
帳篷區綠地草坪輪換“休養” 推薦使用中小型家用帳篷
據了解,開放的共享公園綠地并不是一直“在線營業”,而是根據開放帳篷區的綠地、草坪等植物生長周期和特性,科學實施“輪換制”養護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帳篷搭設的區域只限于劃定的開放共享區域,單個地塊內可以搭設帳篷區域一般不超過開放區域的1/2至2/3,包括帳篷投影面積及帳篷單體周邊的活動空間。
推薦使用占地面積不超過5平方米、高度不超過1.7米的中小型家用帳篷,禁止搭設天幕。同時,搭建帳篷保持合理間距,帳篷之間的距離不小于5米,不在緊鄰水域等可能涉及安全隱患區域搭設帳篷。在允許設置帳篷的點位設置明顯標識,并定期調整,以避免草坪被過度踩踏。公園在建設改造養護期內不應設置帳篷區。在舉辦展覽等活動期間也可臨時關閉或調整帳篷區。
除此之外,想要在開放的共享綠地搭帳篷露營,還需遵守這些規定:禁止在規定時間外及規定區域外搭帳篷,禁止使用破壞性較大的帳篷固定設施及帶有尖細桌椅腳的戶外裝備。禁止在開放共享區域開展可能嚴重損壞草坪植被及公共設施的活動,如有損壞照價賠償。禁止過夜留宿,不得長期占用公園綠地。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吸煙、露天燒烤、烹飪、焚燒等使用明火行為。禁止設置無證攤點,私自兜售商品、散發廣告傳單以及其他未經批準的活動。禁止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攀折花木、亂丟垃圾、毀壞草坪、挖砂取土、駕駛或停放車輛等不文明行為。嚴禁賭博等違法行為,不得實施其他妨礙公共場所治安秩序以及干擾他人游玩、休憩的行為。禁止帶寵物在非寵物活動區域遛玩。除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使用的手搖、手推輪椅車和兒童車外,其他車輛未經允許不得進入。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月啟動
03-06
省內首座!佛慧山生態廊橋正式啟用
09-04
我市開放首批47處城市公園綠地共享試點
06-22
濟南今年將重點實施十大類生態綠化項目
03-23
濟南時隔12年再獲園林工程類魯班獎
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