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大力深化項目建設 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場(市委金融辦專場)。據悉,截至目前,全市上市公司總數達到60家、股票62只。今年,我市將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5篇大文章,不斷開創省會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去年,全市完成金融業增加值1081.7億元,同比增長6.5%,較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出0.4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末,全市社會融資規模余額44493.7億元,同比增長12.3%,分別高出全國、全省2.7個和0.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7952.7億元、貸款余額28756.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8%、10.1%。2023年全年實現保費收入694.8億元,同比增長9.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8個和3.3個百分點;新增直接融資4107.96億元,同比增長31.2%,穩居全省首位。
截至2023年末,全市科創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747.1億元,同比增長40.6%,高于同期貸款增速30.5個百分點。相繼推出“人才貸”“人才險”“人才路演”等人才金融品牌,“人才貸”累計備案金額7.49億元。高層次人才創業保險總保額25.23億元。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及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向駐濟各銀行機構推送工業、農業農村、住建等領域項目和企業263個,融資需求超過1500億元。
去年,我市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山東服務基地平臺效應,全力推動企業上市,2023年全市新增上市企業5家,新增數量居全省首位。截至目前,全市上市公司總數達到60家、股票62只。推動公募REITs實現破題,山東高速集團發行我省首單上市的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募集資金29.85億元。
今年,我市將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為抓手,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以金融改革創新為動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5篇大文章,不斷開創省會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我市將加快推進標準制定工作,發布2項以上科創金融地方標準。開展科創金融重大項目示范引領行動,引導金融機構針對試驗區建設短板弱項進行攻堅突破。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總部資源傾斜,推動金融資源流向綠色發展、小微企業和健康養老產業等重點領域。發揮專項資金激勵作用,引導銀行機構加大資金聚集力度。支持大型骨干企業、“硬科技”企業、“三創四新”企業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在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上市,推動優質企業多渠道上市融資。圍繞我市四大主導產業、優勢產業鏈等,持續擴容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發揮“四合一”資本市場山東服務基地作用,構筑上市專業服務生態圈。
與此同時,依托國家金融業密碼應用研究中心開展數字金融密碼創新,加強數字金融基礎能力建設。加快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擴容增量,推動數字人民幣消費集聚區區縣全覆蓋。落實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實施細則,分批啟動試點項目申報和建設。推廣完善“泉融通”融資服務平臺,持續匯集各類數據資源,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融資服務。提高金融風險預警監測能力,做到對風險的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2023年度第二批全國綠色飯店名單發布 濟南...
03-07
濟南民營企業家代表談“專精特新”
03-02
濟南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5200億元
01-31
濟南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去年同比增133.3%
01-31
省屬企業資產總額首次突破5萬億元
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