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出臺了《關于推動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的實施方案》。4月18日,從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實施方案》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供銷合作社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推動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覆蓋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年服務能力達到550萬畝次。農資倉儲能力達到8萬噸。經營服務網點達到2300個以上,基本實現涉農鎮(街道)和中心村全覆蓋。
《實施方案》明確了2024年至2026年發展目標,圍繞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成為擔當農資流通服務的主渠道,現代農業強市建設的生力軍、農村商品市場的“國家隊”目標要求,提出優化農資服務供給、深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暢通流通服務網絡、做強做優社有企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綜合治理能力等6項主要任務、17條具體舉措。
在優化農資服務供給任務中,包括布局“1+1+N”農資倉配保供體系和提升農資經營服務能力兩方面。《實施方案》提出,根據市場需求和服務半徑,布局省級農資倉配基地1處,改造提升市級倉配基地1處,發展縣域倉配中心4—5處,2026年年底前,農資倉儲能力達到8萬噸;改造提升130個農資經營服務網點,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直供,打造1小時農資配送服務圈。
在深化農業社會化服務任務中,包括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專業力量、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裝備支撐和加快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3方面。《實施方案》提出,2024年至2026年,每年改造提升3個為農服務中心,打造區域性綜合服務平臺;到2026年年底,糧食日烘干能力達到2400噸以上,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托管耕地170萬畝以上,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農機作業、統防統治等環節的農業社會化服務550萬畝次以上。
在暢通流通服務網絡任務中,包括加快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暢通農產品產銷對接渠道和參與重要農產品應急保障體系建設三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設以區縣綜合集配中心為龍頭、鄉鎮綜合服務站為支撐、村級綜合服務社為基礎的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到2026年年底,改造提升網點100個,實現涉農鎮(街道)農村商貿流通服務功能全覆蓋;積極推動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推廣“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模式;推動供銷合作社商貿流通骨干企業發揮網絡和渠道優勢,積極承擔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應急儲備,完善應急儲備保障功能。
在做強做優社有企業任務中,包括深化社有企業改革、培育供銷合作社龍頭企業、發展行業協會和會展經濟以及推進再生資源業務發展四方面。《實施方案》提出,按照社企分開要求,持續深化社有企業改革,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立足農資、農產品、日用品、再生資源等傳統優勢板塊,重點打造為農、為民服務龍頭企業5家;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兩網融合”。
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任務中,包括強化縣級供銷合作社統籌發展能力和培育壯大基層供銷合作社兩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加強縣級供銷合作社建設,構建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培育壯大基層供銷合作社,鎮級基層供銷合作社實現涉農鎮(街道)全覆蓋;推動基層供銷合作社與村“兩委”開展“村社共建”,聯合開展為農服務。
在提升綜合治理能力任務中,包括理順社企關系、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和建立穩定的供銷合作社事業高質量發展財政投入保障機制三方面。《實施方案》提出,按照社企分開原則,承擔社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做到管好資本和放活經營相統一;對供銷合作社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探索解決方案,依法依規抓緊落實處理;將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資金列為年度財政預算,加強績效管理;做實供銷合作社合作發展基金,確保資金用在供銷合作社事業發展上。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制定法治護航重大項目五大行動十二條措施
04-12
我市開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規范提升專項行動
04-10
全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召開
03-31
我市部署今年打擊走私綜合治理重點任務
03-31
我市將實施商業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