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開征求《濟南市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已結束
征集部門:市應急管理局開始時間:2024-06-21 結束時間:2024-07-21
為進一步提高突發事件應對水平,提升全民應急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降低突發事件影響,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濟南市應急管理局結合本市實際,起草了《濟南市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及起草說明,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此次征求意見時間為2024年6月21日至2024年7月21日,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進行反饋:
1、登錄濟南市政府網站(http://www.bizip.cn),通過網站首頁上方“互動—調查征集”欄目提出意見;
2、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sajjfgc@jn.shandong.cn ,郵件主題請標明“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立法意見”;
3、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濟南市龍奧大廈G1416室,郵政編碼250099,并請在信封上注明“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立法意見”字樣。
濟南市應急管理局
2024年6月21日
濟南市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
(征求意見稿)
第一條 為了提高突發事件應對水平,提升全民應急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降低突發事件影響,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山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開展促進全民應急演練的活動適用本規定。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全民應急演練,是指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立足“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目標,面向人民群眾,組織開展的安全教育培訓、應急預案演練、模擬情景處置等多種形式的應急演練活動。
第四條 全民應急演練工作遵循政府領導、分級負責、部門組織、單位落實、全民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
第五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全民應急演練工作的領導,將全民應急演練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設立負責全民應急演練的組織、指導、協調機構,承擔全民應急演練綜合協調機制日常工作,研究解決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本轄區內全民應急演練工作,指導村(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開展應急演練活動。
村(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和必要的應急演練。
第六條 各級政府部門應當按照應對突發事件職責分工,負責全民應急演練工作并做好本單位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應急演練工作,督促指導本系統本行業本領域應急演練工作貫徹落實到位。
第七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和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各類全民應急演練計劃,不斷探索新的全民應急演練方式,提高演練的效果和質量,原則上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切實提升應急救援和處置能力。
村(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參照上級政府應急演練計劃,科學制定包括安全教育培訓、應急預案演練、模擬情景處置等在內的應急演練計劃。
第八條 各級各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依法依規做好自然災害類、事故災難類、公共衛生事件類、社會安全事件類等突發事件全民應急演練工作。
重要基礎設施和城市供水、供電、供氣、供油、供熱等生命線工程經營管理單位,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廢棄處置單位,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和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等,應當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應急演練。
第九條 各相關部門應當結合本市地域特點,針對森林火災、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水旱災害等突發事件,加大應急演練頻次,提升應急演練的針對性、實戰性和有效性。
第十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定期組織開展“雙盲”(事前不通知參演單位演練時間和演練內容)應急拉動演練,檢驗應急演練實戰能力,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水平。
鼓勵鎮(街)、村(居)、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結合各自實際,開展“雙盲”應急拉動演練。
第十一條 各級各部門應當健全應急社會動員體系,廣泛動員社會公眾參與應急演練活動,營造良好氛圍。
第十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科學編制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特點,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演練。
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筑施工單位,以及賓館、商場、娛樂場所、旅游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經營單位,應當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
第十三條 全市每年第二季度定為“全市應急演練季”,結合全國“安全生產月”、全國“防災減災日”等活動,每年確定一個應急演練主題,集中開展應急演練活動。
第十四條 全市建立“應急第一響應人”制度,推動建成覆蓋全市各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場所以及街道、社區的“應急第一響應人”網絡體系,在突發事件第一時間組織群眾快速有效響應,減少災害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構建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第十五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大力發展安全教育公益事業,積極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方式,推進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工作。
建好用好應急聯防救援站,加強基層屬地責任,充分發揮風險辨識、防災減災、自救互救等方面綜合性宣傳教育和情景體驗的作用,打造多方參與的全民應急演練動員模式。
推進安全教育體驗館、安全文化公園等應急科普教育場所建設,將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有機結合,推動實現全民應急演練。
第十六條 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相結合,通過公益廣告、知識競賽、培訓講座、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強應急安全宣傳工作。
拓展應急演練參與形式,通過應急演練網絡直播、播放演練示范視頻、數字線上模擬演練等,不斷提高公眾參與度。
推動應急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普及應急演練和應急安全知識,提高全民安全素質。
第十七條 各級各部門應當建立應急演練定期評估制度,對應急演練全過程進行客觀評價,針對應急演練效果和不足,及時改進和優化。
第十八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應急演練工作情況納入考核評價體系,推動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落實。
第十九條 對在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給予表揚。
對未按照本規定履行應急演練工作職責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追究相應責任。
第二十條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濟南市南部山區管理委員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理委員會等政府派出機構,按照職責權限執行本規定。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關于《濟南市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
現將《濟南市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征求意見稿))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立法必要性
應急演練能夠有效減輕突發事件發生時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迅速從各種災難中恢復正常狀態。
縱觀近幾年來全國突發公共事件(特別是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有不少事件是因為公眾沒有掌握逃生本領,喪失自救最佳時機,從而造成嚴重后果。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知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往往是決定災害損失和救援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開展全民應急演練對有效增強社會公眾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全民應急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十分必要。目前,上位法尚未就開展全民應急演練作出明確規定,亟需通過立法為開展促進全民應急演練活動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同時也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濟南進一步完善法治保障。
二、立法依據及參考資料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三)《山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
(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五)《山東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六)《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24〕5號)
三、主要內容
《規定(征求意見稿)》共21條,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是壓實各方責任。一是明確了政府責任,規定市、區縣人民政府負責全民應急演練工作的領導,通過將全民應急演練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設立負責全民應急演練組織指導協調機構等,督促工作落實。二是明確了部門責任,規定各有關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全民應急演練工作,并做好本單位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應急演練工作。三是明確了單位責任,規定重要基礎設施和城市供水、供電、供氣等生命線工程經營管理單位,高危生產經營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等,應當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應急演練。
第二部分主要是完善制度措施。一是建立應急演練季制度,規定我市每年第二季度為“全市應急演練季”,結合每年6月全國“安全生產月”、每年5月全國“防災減災日”等活動,每年確定一個應急演練主題,集中開展應急演練活動。二是建立“應急第一響應人”機制,規定全市建立“應急第一響應人”制度,推動全市建成覆蓋各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場所以及鎮(街道)、村(社區)的“應急第一響應人”網絡體系,在突發事件第一時間組織群眾快速有效響應,減少災害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構建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三是開展“雙盲”應急拉動演練,規定市、區縣政府應當通過組織開展“雙盲”(事前不通知參演單位演練時間和演練內容)應急拉動演練,并鼓勵鎮(街道)、村(社區)、企事業等單位通過“雙盲”演練,檢驗應急演練實戰能力,提升應急處置水平。四是明確應急演練頻次要求,針對高危生產經營單位,人員密集場所等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企業情況,分別明確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演練等應急演練的頻次要求。
第三部分主要是強化組織保障。一是明確促進全民參與措施,規定健全應急社會動員體系,積極動員社會公眾參與演練,要拓展應急演練參與形式,提高公眾參與度,提升全民安全素質。二是推進應急演練設施建設,規定市、區縣政府要大力發展應急教育公益事業,加強應急聯防救援站的建設和使用,推進安全教育體驗館、安全文化公園等應急科普教育場所建設,通過將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有機結合,推動實現全民應急演練。三是強化應急知識宣傳教育,規定要積極推動應急安全宣傳教育“五進”活動,通過應急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利用開展知識競賽、培訓講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形式,切實實現“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目標。
《濟南市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建議反饋情況
濟南市應急管理局于2024年6月21日至2024年7月21日,通過濟南市人民政府官網就《濟南市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到截止日期,共收到1條意見建議,為“本著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進行。新事物應急辦法要領。舊事物的講解。復合客觀事實規律”,該意見建議與《濟南市促進全民應急演練工作規定》沒有直接關系。
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濟南市應急管理局
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