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東省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6月21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專利產業化率明顯提高,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00億元,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值超過850億元。
山東省是知識產權大省,截至2024年5月底,全省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26萬件,位于全國前列。《實施方案》的出臺,是山東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的具體舉措,對提升專利質量、推動專利產業化,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施方案》提出,聚焦專利產業化,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雙重作用,著力提升專利質量、強化政策激勵、打通關鍵堵點、優化服務環境,擴大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競爭優勢,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實施方案》從三個方面提出12項重點工作。在推動專利產業化,促進價值實現方面,提出梳理盤活存量專利、提升專利創造質量、賦能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推進產業強鏈增效、推進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等5項重點工作,提升專利轉化“源頭質量”,助推產業強鏈增效。在強化政策引導,暢通轉化渠道方面,提出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專利轉化激勵措施、優化促進專利轉化政策導向、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3項重點工作,提升專利轉化“主體動力”,促進專利產業化實施。在加強市場要素配置,優化知識產權服務環境方面,提出加強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強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服務知識產權要素國際循環等4項重點工作,服務專利與技術、資金、人才等市場要素深度融合,提升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建設水平,加速專利技術成果轉變為新質生產力。
沒有高質量的專利創造,高效益的轉化運用只能是“紙上談兵”。據悉,為進一步提升專利質量、做優專利增量,我省將在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進一步規范專利申請和代理行為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高質量專利創造。
其中,我省將實施“助企攀登”國家專利審查員齊魯行行動,以“專精特新”優質中小企業為重點,優選資深國家專利審查員入企幫扶,助力企業創新創造。結合推進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百校千項”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行動,引導高校院所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機制。開展以產業化前景分析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試點工作,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和產業化能力,2025年底前,推動40家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專利申請前評估工作。與此同時,落實國家及我省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濟南、青島、煙臺運營城市和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輻射帶動全省知識產權服務業與區域產業融合發展。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山東生物樣本庫在濟啟用
06-18
濟南大學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建設
03-27
前兩個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
03-21
濟南算力規模達1900P居全省首位
02-29
我市衛星產業鏈初步形成
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