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
到2027年,濟南將基本建成產業配套完整、協同機制健全、特色優勢突出的現代化空天信息產業體系,產業整體發展水平躋身國內先進行列,引領帶動全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著力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空天信息應用示范區、創新標桿城市和先進制造新高地。
到2027年,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總量超過80家。創新能力有效提升,全市新增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省級創新平臺6家以上,空天信息領域人才隊伍規模達到1200人,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優質市場主體20家以上。聚集程度顯著提高,力爭打造特色空天信息產業園區9個,園區承載能力和集聚效應顯著增強。信息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空天信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圍繞自然資源、防災減災、城市治理、民生應用等領域,打造特色應用場景。每年發布一批“空天信息+”商業化應用場景案例。
2027年形成年產百顆衛星能力
圍繞空間布局,濟南將加快空天信息高端產業、優質資源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集聚,著力打造歷城區和濟南高新區兩大產業核心集聚區、章丘產教融合先導區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產研融合示范區,形成“雙核兩區”的空天信息產業發展格局。歷城區重點圍繞衛星部組件、火箭關鍵部組件、應用終端設備、航空飛行器等先進制造業,發揮核心帶動作用,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濟南高新區重點圍繞衛星總裝、特色信息應用和航空維修改裝等領域綜合布局,提升產業整體效能,發揮核心引領作用。支持章丘區立足空天信息大學,打造產教融合先導區;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依托區位、資源、政策等優勢,籌建山東省未來產業園,打造產研融合示范區;兩區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打造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集聚區域。
《行動計劃》提出了核心制造強鏈工程、創新平臺提升工程、信息應用拓能工程、產業集群聚優工程、產業生態促融工程等五項重點任務。
在核心制造強鏈工程方面,濟南將培育火箭領域產業鏈、建強衛星領域產業鏈、壯大航空制造產業鏈。重點建設液體火箭發動機、動力系統測試平臺,具備液氧煤油、液氧甲烷20噸—200噸推力火箭發動機試驗能力,加快液體火箭發動機制造能力建設,到2027年,形成年產40套火箭發動機能力;形成年產24發固體火箭、10發液體火箭配套能力。重點建設衛星總裝測試基地,打造柔性化、模塊化、智能化商業衛星總裝工廠,到2027年,形成年產100顆衛星能力,衛星領域本地配套率達50%以上。加快發展有人、無人航空器整機制造,重點建設通用飛機交付中心、輕型運動飛機總裝線項目,推進縱列式雙旋翼無人機、大載重共軸無人機等生產制造。
支持企業參與衛星星座建設
在創新平臺提升工程方面,濟南將構建高能級創新平臺、做強科研機構、建強空天信息大學。加快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打造國際領先的科技創新平臺和綜合性實驗基地。推進創建空天信息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支持省低空監測網技術等重點實驗室發展,謀劃推進濟南空天信息山東省實驗室、碳源匯衛星遙感實驗室等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支持現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優化提升。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創建重點(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發平臺20家以上。支持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等重點科研機構發展,推進“北斗星動能”科技示范工程。支持空天信息大學加快推進校區建設,有序推進人才與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等工作。鼓勵空天信息大學探索建立新型研究型高校聯盟,推動聯盟高校與地方、行業企業共建共管共享一批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在信息應用拓能工程方面,濟南將打造衛星應用場景、發展低空新業態、布局消費應用終端市場。支持企業參與衛星星座建設,夯實空天信息數據獲取能力。結合數字濟南建設,圍繞城市綜合治理和行業應用需求,推動空天信息賦能智慧交通、自然資源、智能網聯汽車、防災應急、智慧農業、水利水務、生態氣象等領域場景應用,打造一批“通—導—遙”一體化應用示范標桿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典型案例。圍繞平陰榆山機場,打造濟南低空產業示范基地,推動低空監視服務網在航空救援、航空護林巡查、無人物流、空中旅游觀光等領域示范應用。積極創建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試點,逐步完善覆蓋全市域的起降點,支持企業開展醫療救援、飛行培訓、低空旅游、物流運輸、航空運動等業務,打造“低空+”新業態,培育低空消費。支持企業面向場景應用需求,針對自然資源、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領域,研制生產新一代監測傳感器、機載、船載、車載等智能終端。支持企業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發展空天信息應用消費終端,加大以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為代表的終端集成產品研發、制造和規模化應用。
力爭領域人才總量破1200人
在產業集群聚優工程方面,濟南將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加大產業招引力度。推進建設歷城區濟鋼空天信息產業園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空天信息產業集聚區。加快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山東省未來產業園籌建。推進濟南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中國算谷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建設,創建臨空經濟示范區。支持章丘區打造空天信息大學科技園。支持萊蕪區、商河縣依托通航機場優勢,推進萊蕪雪野航空產業園、商河通航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圍繞細分領域,打造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等骨干企業20家以上,推動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融資上市。培育一批技術實力過硬、商業模式新穎的初創型企業,推動實現“小進規”,帶動空天信息產業鏈上企業突破300家、規模以上企業超過80家。完善空天信息產業圖譜,聚焦火箭研制、衛星制造、航空制造和信息應用四大領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全產業鏈招商引資活動,加大與國內外頭部企業對接力度,促進強鏈補鏈延鏈。
在產業生態促融工程方面,濟南將促進高端人才集聚、打造資金保障體系、營造良好產業發展氛圍。靶向引進一批引領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力爭空天信息領域人才總量突破1200人。鼓勵高校增設航空航天工程、飛行器制造設計、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等緊需專業,培養空天信息領域高端專業人才。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省市引導基金等,通過組建子基金、股權直投等方式支持空天信息領域項目。推動空天信息產業聯盟規范化運營,高水平舉辦空天信息產業高峰論壇,策劃舉辦空天信息領域論壇、研討會等活動,爭取國家級航空體育賽事、航空航天器材展會等重大活動落地,提升產業影響力。
取得相關資質企業可獲獎勵
同時,《行動計劃》提出一系列支持政策。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對于投資強度大、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強,且實際固定資產投資(不包含土地費用)2000萬元以上的空天信息重點項目,自建成投產后,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5%分兩年給予支持,單個項目最高支持1億元。探索以“撥改投”方式給予支持。
支持基金投資,鼓勵國內各類基金投資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空天信息企業。基金牽頭對新設立空天信息企業或其母公司投資金額達1000萬元以上的,按照其實際投資金額(不含市區縣財政資金、財政引導資金參與出資的部分)的5%給予補助,每投資1家企業最高可獲得補助150萬元,每家基金每年累計最高可獲得補助1000萬元。
支持特色園區打造,對園區企業總收入中空天信息產業相關收入占比超過60%且空天信息產業產值達3億元的,給予園區運營單位一次性200萬元獎勵。園區運營單位自行招引空天信息企業落地的,按企業類型給予園區運營單位獎勵,其中每新增1家上市企業獎勵100萬元,新增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瞪羚企業獎勵50萬元,新增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獎勵30萬元。
支持商業航天發射,在我市依法從事商業運載火箭、衛星研發、生產或發射經營等活動的企業,在國家國防科工局和軍委裝備發展部批準(備案)的商業航天發射活動實施后,可申請發射保險貼費,貼費基數為“財產險”和“三者險”兩項保費總額的30%,單個企業每年累計最高可獲得補貼500萬元。
支持企業獲取空天信息領域資質許可,對首次獲得衛星無線電頻率、空間無線電臺設置(單個許可證載多個組、段頻率的按1個計)、衛星地球站設置等使用許可,航空器整機、航空器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領域新取得型號合格證(TC)、生產許可證(PC)等相關資質的企業,一次性給予每個許可、資質最高50萬元獎勵,每家企業每年累計最高可獲得獎勵200萬元,獎勵金額不超過企業當年度營收總額。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從“圈心”頻動看濟南都市圈活力
05-19
打造“電競名城”泉城競速新賽道
05-13
第三批99個“好品山東”品牌公布
05-11
“三變”改革2024年覆蓋全市半數行政村
05-10
我市進一步深化“在泉城·全辦成”改革
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