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資源入表,是推動企業數據資產化、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關鍵步驟。濟南正在加快行動,目前全市首批已有9家企業完成數據資源入表工作,向著打造全產業鏈數據要素生態體系邁出了重要一步。
“入表”政策驅動力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更是其中最先進、最廣泛使用的關鍵性生產要素,已全面融入經濟價值創造,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引擎。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數據要素的政策文件,數據要素的頂層設計已初具雛形?!鄙綎|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志紅介紹,從2019年10月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2020年4月《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到2022年“數據二十條”(《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是國家首個以數據要素為主題的文件)提出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再到2023年2月出臺《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地位得以確立并日益強化。
為推動“數據二十條”等政策落地,財政部2023年8月1日出臺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并在今年前兩個月相繼發布了《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的通知》,國家數據局等17個部門還于今年1月聯合印發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在財政部指導下,2023年9月8日,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印發了《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上述政策的出臺,意味著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之一,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有可能被確認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在財務報表中可顯性化相關投入。”山東億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數據業務專家韓鵬鵬表示,尤其是今年1月1日施行的《暫行規定》,為企業數據資源入表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操作指南,標志著企業數據資源入表工作正式提上日程。
專家及業界人士認為,《暫行規定》和《指導意見》兩份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我國數據要素資產化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將極大地推動數據資產化進程,也為數據要素市場培育按下了“加速鍵”。
“入表”能帶來什么
企業數據資源入表對企業而言,有什么益處?
張志紅認為,在數智化時代,作為第五要素的數據將成為驅動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數據資源入表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數據資源入表將原本費用化計入利潤表的數據支出進行資本化納入資產負債表,通過會計處理和列報披露,將數據資源的價值顯性化,不僅能夠激活市場供需主體挖掘數據應用場景、增強數據流通的積極性,還為企業深化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原動力,將全面釋放企業乃至行業的數據要素乘數效應。
其次,數據資源入表加快了數據要素價值化的進程?!稌盒幸幎ā烦雠_后,全國各地積極探索利用數據資源(資產)進行質押融資、作價入股、數據信托和資產證券化等,進一步釋放了數據要素的價值,也讓外部利益相關者進一步了解企業在數據資源方面的發展潛力,有效提高了數據要素的利用效率。
其三,依托數據資源入表,將同步驅動企業數據治理和數據管理質量的提升。企業要想讓數據釋放更大價值,就必須提供高質量數據,才能融入場景提供服務和應用,讓數據流得動。
“數據資源入表對區域經濟發展也有巨大驅動作用?!睆堉炯t和韓鵬鵬均認為,一方面,數據資源入表將激活數據資產的交易和利用,充分釋放數字經濟潛力,為地方財政收入轉型提供新方案。當前,一些地方政府已在探索對公共數據開展授權運營,并嘗試通過公共數據的評估開放、數據招商、數據交易和數據稅收等途徑轉化為地方財政收入,為“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轉型提供可靠路徑。
另一方面,數據資源入表將加速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推動數據資源入表,引導數據要素有序流動,著力激活數據交易,有助于加快培育一批數據頭部企業和權威性高的數據采集、清洗、標注、評價及數據資產評估、審計等數據服務商,加速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濟企的“入表”實踐
企業數據資源入表工作于今年1月1日啟動后,駐濟企業積極行動,市屬國有企業發揮表率作用,先行先試探索企業數據資源入表路徑。
前不久,濟南公交集團公司完成了首個“數據資源包”的數據治理、合規確權、資產登記、質量評價、資源入表、資產評估等工作,涉及入表數據約190億條,資產評估價值約1390萬元。
濟南公交集團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何偉介紹,近年來,濟南公交堅持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智能調度云平臺”“369出行APP”“數據底座”“公交數據大腦”等一系列數字化管理與出行服務平臺,實現了濟南公交主業務的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為后續打造“數據要素X典型應用場景”,實現并打通“數據資源化”—“數據產品化”—“數據資產化”—“數據資本化”的數據“四化”全鏈條、全場景奠定了基礎。
去年8月,濟南公交著手開展數據資源入表準備,《暫行規定》正式施行后,在濟南市財政局、市大數據局、市國資委等部門的共同指導下,率先完成了“濟南公交站點信息”確權登記備案,取得濟南市“001號”數據資源登記證書。
為保障數據資源入表工作的順利推進,濟南公交選取數據質量優、數據應用廣、數據價值高的“數字公交調度云平臺數據資源集”作為首批入表項,涵蓋濟南公交車輛信息、線路信息、站點信息、GPS信息等數據資源。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濟南公交對數據資源進行了梳理盤點,摸清了入表數據家底,并通過數據資源分類和定級,保障數據合規安全,開展數據資源屬性治理、質量治理和安全治理,提升數據資產價值因子,又經過后續一系列的合規評估和確權登記、數據資產質量評價、成本歸集和分攤,以及入表、資產價值評估等工作,按期完成了數據資產化的各項進程。
何偉表示,后續,濟南公交將持續深挖數據價值,在打造智慧化出行服務環境的同時,積極拓展政務類、科研類、圖商類、生活服務類等數據應用場景,實現數據價值的全方位賦能。
在濟南公交之前,首個“吃螃蟹”的市屬企業是濟南能源集團?!拔覀冎阅軌蜃龅谝粏?,原因在于集團從2020年成立之日起就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擁有多達上千億條數據,而且數據質量很高?!睗夏茉醇瘓F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寶芹表示,《暫行規定》實施后,濟南能源集團選取供熱監測數據作為數據資產評估模型,以全資子公司濟南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為試點,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專業機構的幫助下,高效完成了熱網監測數據的采集、整合、建立模型等數據加工環節,確定數據資產信息屬性及價值屬性,分析權利類型,順利完成了數據資產登記及市場價值評估工作。該項目在2024年2月份取得了銀行授信,融資金額用于二期數據資源項目的實施,不僅有效盤活存量數據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益,而且為數據資產市場化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濟南能源集團先期選取最符合條件、也能夠最快實現的供熱管網GIS系統數據作為入表項目,嚴格完成數據資產梳理與認定、登記確權、合規評估、經濟利益分析、成本歸集與分攤等關鍵環節,順利實現了供熱管網GIS系統數據入表,成為濟南市屬企業及省內能源企業首單數據資源入表實踐案例,標志著濟南市企業數據資產化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2024年是濟南能源集團‘數據治理年’,我們將遵循‘頂層設計、層層分級、細化分解、標準統一’的數據治理原則,在夯實基礎底座、優化系統建設、激活數據價值、拓展場景應用等方面持續發力,充分發掘優質數據資源,釋放數據資產價值?!眲毲郾硎荆乱徊綕夏茉醇瘓F將充分發揮擁有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逐步建立完善數據資產管理流程與制度,促進數據資產合規高效流通使用,構建共治共享的數據資產管理格局,推動全方位數字化轉型,賦能構建“數字強引擎”。
在政府部門指導下,山東雙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完成了數據資源入表工作,涉及標準關聯條款數據產品、工業領域跨語言產業數據庫、智能翻譯數據產品三個數據資產,成為山東省首單跨境數據資產入表實踐案例,標志著山東跨境數據資產管理和價值化進程加速。
從濟南市大數據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除上述企業外,天元大數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濟南市中未來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山東浪潮傲林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通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也已完成首批數據資源入表工作。
多方合力推進“入表”
企業踴躍“入表”的背后,是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多方面的合力推動。在數字濟南建設背景下,濟南市大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致力于打造數據要素產業發展的高地和熱土。
為推動數據資產化,濟南市對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收益分配、定價機制等進行了探索,推動數據在更多領域釋放應用和商業價值。2023年《濟南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辦法》以政府令形式出臺,通過地方政府規章推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濟南在國內地級市開了先河。目前,濟南已梳理了保險、醫療、健康、商業等領域的高價值數據資源,形成500余項數據資源清單,擬打造40個新的應用場景。
在推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之余,濟南今年著重推動企業數據資產化,在政府和行業層面已開展一系列探索。
在多個部門指導下,濟南市大數據協會攜手張志紅教授團隊,經過深入調研精心編制了全國首個市級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層面的數據資產管理白皮書——《濟南市企業數據資產管理白皮書》。該白皮書以12家駐濟企業為典型案例,從數據管理、資源登記、資產評估等十個關鍵環節構建了系統化的實踐操作流程,深入剖析企業數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為各級主管部門和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發揮數據資產價值起到了重要的指導與啟示作用。
為進一步提高駐濟企業數據資產管理專業能力,市大數據協會成立了數據要素價值化專業委員會,匯聚從事數據要素相關服務的企業,為有意向開展數據資產化工作的企業提供專業輔導,確保企業準確理解和有效運用數據資產管理的相關知識與方法。
為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據資源入表進程,在市大數據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等部門聯合指導下,市大數據協會已先后舉辦4期數據資產專題培訓,覆蓋企事業單位300余家,有效提升了企業數據資產管理能力,推動了企事業單位數據資源入表工作的深入開展;市大數據局還先后召開4次企業座談培訓會,與市屬企業、通信運營商、部分重點上市企業就推進企業數據資產化進行面對面交流,提供針對性輔導,并組織專家團隊到濟南二機床集團等多家企業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企業推動數據資源入表遇到的難題,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和建議,為快速推進數據資源入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濟南部分區縣積極融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浪潮。章丘區大數據局已梳理10余家轄區企業,開展企業數據梳理,積極探索數據資源入表路徑,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5月30日,商河縣大數據局和轄區部分企業組團赴濟南公交學習入表經驗,探討數據資產化路徑。
為增強企業間數據應用的互動與合作,創新打造更多數據應用場景,在主管部門指導下,市大數據協會還連續舉辦了7期“數據有約”沙龍活動,為數據要素尋找市場需求,為數據產品拓展市場空間,為數字化轉型探索有效方法,為數據價值化尋找合作伙伴。由多個部門、單位聯合舉辦的2024年濟南市第一屆數據技術與應用職業技能競賽,進一步發掘了數據應用新場景,也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用數的活力和創造力。
制度層面的工作也在加快推進。結合我市實際,市大數據局草擬了《濟南市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5年)》《濟南市數據登記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其中《濟南市數據登記暫行辦法》將為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開展數據資源、數據產品、數據資產登記提供依據和規范,有望于近期印發。
數據登記是數據資源入表的前提。截至目前,依托濟南市數據要素流通服務平臺,我市已為14家企業提供數據資源登記,發放數據資源登記證書37個;為18家企業提供數據產品登記,發放數據產品登記證書144個;為3家企業提供數據資產登記,發放數據資產登記證書5個。
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立足于打造全產業鏈數據要素生態體系,下一步將從以下方面加快推動企業數據資產化:
建設完善濟南市數據要素流通服務平臺,貫通數據要素服務鏈條,構建數據資源確權、登記、合規、入表、評估、交易等全方位服務生態,打造全市數據產權登記、數據要素交易、數據資產評估、數據合規認證、數據質量評價、企業數據入表服務的總門戶,為企業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為數據資產合規使用與價值變現提供有力支撐。
進一步完善城市級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集約高效的城市數據網、城市區塊鏈平臺和城市可信數據空間,為全市數據要素流通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安全可信流通環境。
加強對企業數據資產化工作的指導。定期組織數據供需對接、數據沙龍等活動,挖掘數據應用場景,常態化開展數據資產化培訓,指導企業推動數據資源入表、推進數字化轉型。
籌劃設立數據資源入表獎補機制。為激勵企業積極參與數據資源入表工作,濟南將制定《濟南市數據要素券管理暫行辦法》,探索發放首批“數據要素券”,對數據資源入表、數據交易、“數據要素×”場景打造等方面給予支持。
哪些數據可“入表”
推動企業數據資源入表,進而實現數據資產化,先要明白什么樣的數據能成為資產,然后才能按步驟一步一步推進相關工作。
據悉,會計上數據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數據資源。
張志紅解釋說,數據要具備資產屬性,首先應該成為數據資源,即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具備使用的潛在價值;進一步通過對數據資源的加工、運營和應用,具備經濟價值,才有可能成為數據資產。
其次,從數據資產的定義來看,滿足定義中的三個條件,數據就具備了會計上的資產屬性,但要入表還需滿足會計“資產”的兩個確認條件,一是該資產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計量,二是與該資產有關的經濟收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張志紅表示,數據資源入表,不涉及對現有會計準則的突破,其步驟一般包括確權與合規、數據資產的確認和計量、數據資源列報以及數據資源的信息披露。
數據資產如何評估
資產評估是數據資產化的助推器,是數據資本化重要的一環。
數據資產評估中的難點主要有數據盤點、數據確權、數據質量評估和數據資產價值的判定等。如何將散亂無序的數據匯聚起來,通過數據盤點形成數據資產清單,是第一道難題;如何對數據進行確權,則可能是數據資產評估要面臨的最大難題,也是數據資產化面臨的主要挑戰;數據資產價值主要受數據的質量、覆蓋應用場景數量、業務應用頻率和業務支持深度等因素的影響,這幾個方面的分析需要跨部門、跨領域、跨專業的合作和內外部協同。
張志紅提醒,鑒于數據資產具有多主體生產而確權困難、多場景復用方便、敏感信息多、天然動態和實時性,以及具有交易和交互兩類流通方式,建議擁有或控制數據資產的企業,在委托外部評估機構評估數據資產的價值時,建立企業內部跨部門合作機制,即財務部門、數據部門、法律部門、業務部門相互協作。同時建議企業由所委托的評估機構牽頭,組建包括律師、數據治理師、會計師等組成的專家團隊,來全方位解決數據資產評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具體評估過程中,首先要與委托人明確評估目的,因為不同評估目的下,同一資產的價值會有不同;其次在合法合規前提下明確評估對象、評估范圍、價值類型、評估假設和評估依據,與委托人和被評估單位明確評估基準日;最后利用合適的評估方法進行價值估算,得到評估結論。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645名數據官首次亮相
05-25
“數據官”如何擔當作為?
05-25
數據官職責范圍有哪些?
05-25
山東印發今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規劃建設省級依...
04-27
我市12個項目入選省級創新案例名單
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