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濟南微生態生物醫學省實驗室組織召開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基于譜-效多模態融合分析的金銀花口服液抗病毒藥效物質研究及其應用”項目的啟動會。會議由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吳南屏主持。

專家組由山東大學藥學院院長鞠建華教授,濟南大學、金銀花全產業鏈高值高效關鍵技術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磊教授,山東省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王平研究員,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臣臣組成。
會上,項目負責人王毅教授首先對項目的背景意義、研究目標及研究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王毅表示,金銀花作為一種魯十味的代表性藥材,臨床應用廣泛、藥食兩用功效顯著。本項目運用基于多尺度評價與多指標融合的中藥藥效物質多模態辨識方法,為金銀花抗病毒藥效物質及質量評價研究提供技術保障。項目旨在篩選金銀花發揮抗病毒作用的藥效物質并闡明其分子機制對于保障藥材質量、支撐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隨后,與會專家們就該項目的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實施方案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充分肯定了項目研究思路的新穎性、科學性和技術應用的先進性,并針對項目研究路線和后續產業化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專家一致認為,譜-效多模態融合分析技術能夠全面、系統地揭示金銀花中含抗病毒物質的化學結構和生物活性,對于深入研究金銀花口服液的廣泛抗病毒機制及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并對項目實施為山東地道藥材“魯十味”研究提供全新范式寄予厚望。建議項目組充分利用實驗室微生態研究優勢,拓展不同品種、不同地區、不同茬次的金銀花藥效研究,篩選“優型、優質、優效”金銀花品種,并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科技教育處處長毛新對項目內容及研究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表示作為聯合基金項目的發起方之一,對本項目寄予厚望,并熱切期盼能與實驗室攜手開啟一段富有成效的合作新篇章。她建議項目組開展全面而深入的探索,不僅要深化對其藥理機制的理解,更要將科研成果無縫對接至百姓日常生活,實現“中醫生活化,生活中醫化”,進而實現“預防勝于治療”的“治未病”理念,促進金銀花藥效物質在抗病毒領域的作用機制研究走向產業化、模式化道路,為山東省乃至全國中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最后,吳南屏對本次啟動會的圓滿成功表示熱烈祝賀,并對各位專家學者給予的建議及指導表示衷心感謝。她表示,項目的成功實施將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項目組成員能夠充分吸收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注重跨學科合作,充分發揮各領域專家的優勢,攜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動金銀花口服液抗病毒藥效物質研究的深入發展,為人類健康事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濟南微生態生物醫學省實驗室是由山東省和濟南市共同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于2021年8月13日注冊成立,落座于濟南國際醫學中心。
實驗室共建單位為浙江大學傳染病重癥診治全國重點實驗室,合作單位為山東大學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重癥診治全國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
實驗室圍繞“微生態生物醫學”領域的國家科技創新的戰略需求和生物醫藥國際強國戰略性科技前沿,對標國際先進實驗室,著重建設“微生態與感染”“微生態與衰老”和“微生態生物技術”三個戰略研究方向。
李蘭娟院士、于金明院士擔任微生態與感染方向的學科帶頭人;顧曉松院士、張運院士擔任微生態與衰老方向的學科帶頭人;鄭樹森院士、陳子江院士擔任微生態生物醫學技術方向的學科帶頭人。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人工+無人機”同步巡查秸稈利用和禁燒情況 ...
06-19
看生態之城的“幸福常態”
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