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1137010000418859XL/2024-00915 組配分類: 專家解讀
- 發布機構: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發布日期: 2024-07-04
- 標題: 專家解讀《濟南市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
- 發文字號:
專家介紹:濟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國家專利導航項目(高校)研究和推廣中心 王悅
無論是作為高校的老師,還是國家專利導航項目(高校)研究和推廣中心的主任,對這次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十分關注,我系統研究了國家、省、市的相關政策,《濟南市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既涵蓋了國家、省的決策部署,又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了2025年的工作目標,采取的措施具有很強可操作性。
首先,盤活高校院所的存量專利。我比較關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利轉化,根據《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2022年高校和科研單位有效專利產業化率分別為3.5%和14.3%,濟南作為山東省會城市, 擁有大量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如何盤活高校院所存量專利,如何消除科研人員在專利轉化中的“責任顧慮”“激勵顧慮”“保護顧慮”,如何避免科研資源的閑置,如何將專利進行轉化實現保值增值問題等等,對于很多高校院所來說比較關注。《方案》就此列明了解決方法,支持高校院所建立健全覆蓋專利“全生命周期”的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對專利開展申請前評估,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和產業化運用能力。支持開展訂單式研發和投放式創新,布局更多符合產業需求的高價值專利。完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創造轉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轉移轉化盡職免責、收益分配等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轉化活力。支持高校院所設立知識產權管理資金和運營基金等措施,所以說這對高校院所來說是一次機遇。
其次,推動產業強鏈增效。作為專利的接收端,企業決定著專利產業化的最終效果。《方案》把專利轉化運用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放在服務實體經濟上,提出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培育高價值專利組合,建設運行重點產業專利池,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和轉化動力。同時,要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新技術應用和新業態發展提供豐沃土壤,面向未來產業等前沿技術領域鼓勵探索專利開源,擴大專利產業化的規模和效益。
第三,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作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創新發展是硬道理,縱觀近年來的產業轉型和發展,與各級政府重視知識產權是分不開的,知識產權是保護創新成果和新成果轉化為財富的重要制度體系,所以在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科技創新、品牌建設以及企業有序競爭及發展都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方案》中明確提出“實施專利轉化運營生態培育計劃”中的五大行動,多種公共服務平臺、服務體系以及人才培養計劃等規劃非常詳細,建議在推進過程中,政府主動搭建平臺,引導研發主體、生產主體和其他服務主體之間的協同配合,才能實現“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品應用”全產業鏈的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