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國家數據局在重慶召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現場推進會,會上公布了“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實踐案例”,由濟南市申報的《基于泉城鏈的城市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及應用》入選,是“建設城市數字基礎設施”類5個典型實踐案例之一。
從濟南市大數據局了解到,針對數據授權難、信息泄露隱患大等數據傳輸過程中的痛點問題,我市采用國產區塊鏈技術,按照“還數于民、精準授權、智能加密、價值傳遞”數據共享新理念,打造“部門數據上鏈+個人鏈上授權+社會鏈上使用+全程追溯監管”的數據可信共享新模式,建設覆蓋全市的區塊鏈數據基礎設施泉城鏈平臺,破解了數據流通信任環境缺失、群眾數據權益難以保障等難題,有效推動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安全流通,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釋放出巨大的社會價值。
▲泉城鏈架構圖
截至目前,泉城鏈已“上鏈”返還近40個政府部門的246類數據,開通430萬個個人/企業賬戶,鏈上數據調用次數超過1400萬次。在金融領域,泉城鏈賦能30家銀行92款信貸產品,發放貸款48.2萬筆,授信739億元;實現銀行貸款業務從最少跑3次、5份材料、10到15個工作日,升級為動動手指即可“秒批秒辦”。司法改革方面,泉城鏈助力濟南泉城公證處實現普通公證事項1到2個工作日出證、簡單公證事項立等可取,支持30余項鏈上數據獲取使用,已累計辦理事項超9000項,精簡材料2萬余項,服務群眾超1萬人。此外,泉城鏈還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提供數據可信交付能力,已有36家數據運營單位入駐,開發上架493款數據產品,數據交付超315.6萬次;依托泉城鏈打造“數字黃河鏈”,已接入省內16市及銀川、呼和浩特等地住房公積金中心,實現住房公積金跨區域無證明通辦,已跨域授權使用26萬次,有力支撐了房產協查、公證、租房一件事等應用場景創新。
▲我的數據與數據授權
今年7月26日,國家數據局下發通知,圍繞建設城市數據基礎設施、構建城市智能中樞、城市數據基礎制度創新實踐、培育壯大城市數字經濟等十大領域征集“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實踐案例”。按通知要求,濟南申報了10個案例,分別是《基于泉城鏈的城市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及應用》《數智賦能 協同治理 全面提升省會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數字黃河鏈》《濟南市智慧住建一張圖》《政務服務“云大廳”》《濟南市出租車走航大氣監測》《森林(防)滅火及天空地一體化聯動火情識別》《基于數字住建的社區物業精細化管理》《基層數據“最多報一次”》《機關內部“一次辦成”改革》。
根據現場公布的結果,此次全國共評出“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實踐案例”50個,每個領域5個。濟南申報的《基于泉城鏈的城市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及應用》入選“建設城市數據基礎設施”類典型實踐案例,是山東在該領域內的唯一入選案例,也是全省獲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實踐案例”的兩個案例之一,另一個為青島申報,入選“培育壯大城市數字經濟”類典型實踐案例。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數據要素券開始發放 每家企業最高可申領2萬元
08-30
“泉城杯”濟南市網絡安全大賽舉行
07-12
全市首個工業制造業企業實現首筆數據資產入表
06-24
濟南645名數據官首次亮相
05-25
“數據官”如何擔當作為?
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