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帶著孩子去寶貝劇場觀看精品兒童劇;夜幕降臨,在泉民夜校跟隨老師打磨制作屬于自己的螺鈿飾品;超然樓下,眾人屏息凝神,等待亮燈的絕美時刻;百花洲畔,頭戴簪花的小姐姐臨水而照,“一枝化作兩枝看”……2024年,濟南人的文化生活一如既往地豐富而充實。無論是讀一本書、看一場劇,還是觀一次展、賞一幅畫,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小確幸”,是給奮斗的自己甜美的回報。
這一年,我市的藝術創作不斷攀越新的高峰。
“泉城好戲”藝術品牌愈發響亮。2024年11月28日,由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打造的兒童劇《飛越母親河》首演。該劇以獨特的鳥類視角,編織了一個關于愛與夢想的動人故事,為觀眾帶來充滿詩意的視聽盛宴。2024年,兒童劇《飛越母親河》《豆蔻鎮的居民和強盜》、呂劇小戲《二叔提親》、萊蕪梆子小戲《三喜臨門》、魔術節目《花樣年華》、滑稽節目《胖哥瘦弟》《黃河大集》等一大批舞臺劇在泉城與觀眾見面?!皯蚓壑苣薄伴_心甜沫”“曲山藝海星樂匯”等常態化演出,深受新老戲迷的喜愛。
話劇《西去東來》、舞劇《騎兵》《詠春》、芭蕾舞劇《安娜·卡列尼娜》《俄羅斯的哈姆雷特》、音樂劇《芝加哥》等在山東省會大劇院上演,為觀眾帶來國內外頂尖的舞臺藝術作品。
2024年,美術家們聚焦現實題材,開展“江河萬里”濟南市美術家長江運河寫生活動,舉辦“江河萬里——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沿長江運河主題寫生創作展”,共展出作品108件,涵蓋國畫、油畫、書法、綜合材料等藝術門類。
這一年,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
2024年,《濟南市公共文化設施專項規劃(2023—2035年)》批復實施,成為全市新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首個獲批實施的公共服務設施類專項規劃,我市特色博物館、新型文化設施、城市書房、文保單位等公共文化設施規劃建設與保護利用有了明確指引。
推動市區兩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文化場館延時開放,滿足群眾多樣文化需求。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濟南市鄉村文化振興暨文化志愿服務進基層”等活動,推動惠民活動向鄉村基層延伸。赤子雄鷹·紀念李苦禪先生誕辰125周年藝術作品展、濟南國際雙年展等文化活動在全國引發反響。
這一年,我市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注入新動力。
扎實推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復查“三普”文物點1473處,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393處。完成千佛崖造像—九頂塔摩崖造像、長清區定頭崖西山段、侵華日軍細菌部隊原駐地等文物保護展示工程。5集考古專題片《濟南王家族墓地》在央視播出,焦家遺址和龍山文化正式寫入全國統編歷史教科書。
改造提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附屬設施,對老舍舊居重新改造升級,推進打造多業態沉浸式文化藝術空間。在濟南府學文廟開展主題研學、開筆禮、府學文廟市集等活動,讓見證歷史的文物“活起來”。
成功舉辦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泉潤非遺”十大品牌活動影響力持續擴大,“泉城非遺人”“泉城非遺坊”“泉城非遺娃”等品牌日漸響亮。
這一年,濟南文旅生活激發新活力。
2024年10月1日,位于濟南明府城片區的西更道街改造提升后正式開街,迅速成為濟南熱門打卡地。詩詞長廊、仿古花窗,老街煥發新光彩。明水古城投入運營,以水為美、以泉為魂,泉水景觀與古城建筑相映成趣,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林俊杰、蔡依林、王心凌、鄧紫棋、張學友、任賢齊等多位明星在濟南開唱,首部“開心麻花喜劇巴士”正式運營,帶餐喜劇《偷心晚宴》在濟成功首演,《夢回西樓》《遇見明湖—尋憶濟南府》畫船演藝全新亮相,夜經濟點亮文旅發展新“夜”態。
2024年,“這一站,濟南”旅游營銷品牌走進福州、上海等地,向14個城市的市民宣傳大美濟南。董宇輝團隊(“與輝同行”)打卡泉城濟南,創造超6000萬次話題瀏覽量。
站在2025年的起點,迎著新年的曙光,我們再次播撒下新的文化種子,滿心期待地靜候著百花齊放、香飄四野的美好景致。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山東新增17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濟南融創文...
12-26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文化分會在濟成立
12-08
第45屆趵突泉金秋菊展啟幕
10-27
“泉鄉探秘 助農惠農”主題活動暨“多彩金秋鄉...
10-22
期待再相逢 國慶假期泉城文旅精彩收官
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