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相關要求編制,內容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等六個部分。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統計期限從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12月31日。
一、總體情況
(一)主動公開情況
2024年,通過政府網站主動公開機構職能、政策文件、常務會議等在內的信息428條;嚴格落實政策解讀材料與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發布“三同步”原則,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重要政策解讀工作的通知》和工作指引,全年對市政府和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61個政策文件制作發布視頻、動漫等多形式解讀材料188個,切實增強政策解讀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組織開展2024年度全市優秀政策解讀案例評選活動。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強化服務理念,主動與申請人溝通,做好便民解答、指引和服務,推動申請人合理訴求的實質性解決。開發建設“全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智能化辦理系統”,實現對全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件接收、登記、補正、辦理、協查、審簽、答復、延期、歸檔等全流程監管和全閉環管理,系統具備大數據分析、熱力圖展示、案例庫共享等功能。全年共受理公眾向市政府(市政府辦公廳)提交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543件(含上年度結轉6件),申請內容主要集中在城市更新、征收拆遷、土地出讓、城鄉規劃等方面,依法辦結541件,結轉下年度辦理2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況
健全完善市政府文件庫,對市政府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其他文件進行全面梳理和歸集展示,規范網絡版式,明確法律效力,提高集中公開質量;主動公開本年度新制發政府規章4件、行政規范性文件10件、其他文件51件。實行主動公開清單化管理,建立健全主動公開事項目錄制度,優化主動公開機制,做到法定公開事項主動公開到位;全面完成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公廳主動公開事項目錄編制工作,并動態調整。
(四)平臺建設情況
一是持續建強市政府門戶網站,完善政務公開專題專欄,提升政府網站信息發布、解讀回應、辦事服務、互動交流服務效能,持續優化政府網站智能檢索、適老化和無障礙環境建設,進一步滿足企業、市民信息獲取需求。二是持續完善政策問答平臺,圍繞12345熱線高頻政策咨詢事項構建知識庫,建設“12345熱點問答”平臺,市民可通過關鍵詞快速檢索。三是持續做好政府公報工作,全年發布政府公報24期,發至各區縣、市直部門、街辦(鎮)、村(居)民委員會、檔案館、公共圖書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及部分企業;積極推進政府公報數字化轉型,擴大網絡版公報使用范圍,市民可通過市政府網站《政府公報》專欄快速查詢下載。
(五)監督保障情況
一是加強日常信息監測。加強市政府門戶網站監管,建立日常監管、問題整改、督查督辦、監測問效工作閉環,定期進行動態監測,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二是加強專題業務培訓。將政務公開法規制度、業務知識學習培訓,納入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日常培訓內容,先后開展政策解讀、依申請公開、主動公開事項目錄等專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三是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健全完善《濟南市依申請公開工作制度》《濟南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規范化、標準化工作指引》《濟南市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收取工作制度》等。四是加強宣傳推廣力度。依托“愛濟南”APP開設“政務公開看濟南”專欄,全年累計發布推介我市政務公開典型經驗做法151篇、總閱讀量220余萬人次。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4 | 0 | 66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10 | 2 | 79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0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0 | ||
行政強制 | 0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516 | 20 | 1 | 0 | 0 | 0 | 537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6 | 0 | 0 | 0 | 0 | 0 | 6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86 | 15 | 1 | 0 | 0 | 0 | 202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172 | 4 | 0 | 0 | 0 | 0 | 176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11 | 1 | 0 | 0 | 0 | 0 | 12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9 | 0 | 0 | 0 | 0 | 0 | 9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19 | 0 | 0 | 0 | 0 | 0 | 19 | ||
25 | 0 | 0 | 0 | 0 | 0 | 25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3 | 0 | 0 | 0 | 0 | 0 | 3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18 | 0 | 0 | 0 | 0 | 0 | 18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51 | 0 | 0 | 0 | 0 | 0 | 51 |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4 | 0 | 0 | 0 | 0 | 0 | 4 | ||
2.重復申請 | 2 | 0 | 0 | 0 | 0 | 0 | 2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2 | 0 | 0 | 0 | 0 | 0 | 2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7 | 0 | 0 | 0 | 0 | 0 | 7 | ||
(七)總計 | 520 | 20 | 1 | 0 | 0 | 0 | 541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2 | 0 | 0 | 0 | 0 | 0 | 2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4年,市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政務公開服務企業、群眾的廣度和深度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政府信息傳播效率和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提高。針對上述問題,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進一步提升政務公開工作“三服務”能力水平,以公眾需求為導向,做好政策精準推送,實現政策直達基層、直達企業、直達群眾;深化惠企利民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推進兌現事項和符合條件企業的精準匹配和智能推送。二是進一步提高政策解讀質量和宣傳推廣力度,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對政策文件進行多角度深度解讀,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新聞媒體、新聞發布會、政府開放日等渠道,加大政府信息的宣傳推廣力度,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理解度。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一)依據《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收取信息處理費的情況:無。
(二)本行政機關落實上級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情況:
按照《2024年山東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魯政辦發〔2024〕2號)工作要求,結合濟南市實際,市政府辦公廳出臺了《2024年濟南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濟政辦發〔2024〕6號),進一步明確2024年濟南市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責任分工,要求準確把握新時代政務公開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更好發揮政務公開功能作用,以高質量政務公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通過制定責任清單,進一步細化任務執行的具體步驟與時間節點,對全年政務公開工作核心任務和工作目標進行分解和明確;通過持續深化政企政民互動,讓政企政民溝通交流更順暢,進一步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向縱深發展;通過建立健全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工作任務得到有效執行與落實。
一是推進政策服務提質增效。加強市政府文件庫建設,高質量動態更新本級文件,探索優化政策信息點對點推送和政府公報數字化;準確把握政策解讀工作重點,開展深入解讀,加速釋放政策紅利;切實提高解讀質量,多角度全方位開展解讀。二是深化政企政民互動交流。通過征求意見、聽證座談、實地走訪、民意調查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邀請利益相關方、公眾代表、企業法人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組織開展“泉誠公開、政府開放”系列活動,推動政府開放活動常態化;統籌做好領導信箱、在線訪談、網友留言、意見征集、建言獻策等互動渠道建設,提高互動交流實效。三是提升依申請公開工作水平。做好依法答復工作,全面提升全市依申請公開辦理水平,研究建立跨層級、跨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和相關轉辦機制;建設市級依申請公開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對依申請公開的全流程監管,嚴格落實全省依申請公開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工作要求。四是打造集約高效公開平臺。做好政務公開專題專欄建設,持續改善政府網站服務效能;完善政策問答平臺,實現政府網站、12345熱線、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新媒體等多渠道信息數據共享。五是夯實政務公開工作基礎。加大培訓力度,學習先進城市經驗做法,提升我市政務公開工作水平;完成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公廳主動公開事項目錄編制工作;開展政務公開工作典型案例、優秀政策解讀案例、依申請公開案例評選活動,交流分享創新經驗做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三)本行政機關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2024年,市政府辦公廳以市政府名義共承辦并公開省人大代表建議4件、省政協提案14件,已全部辦結,滿意率100%。
(四)本行政機關年度政務公開工作創新情況:
一是依申請公開辦理突出個人信息保護。為提高依申請公開辦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工作水平,建設“全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智能化辦理系統”;日常辦理工作中,通過健全完善個人隱私保護相關管理制度和技術保護機制,對政府信息公開中的個人隱私信息進行合理有效保護,堅決防范申請人個人信息泄露風險。“濟南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個人信息保護案例”入選山東省個人信息保護優秀典型案例。
二是把提升業務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在全市政府辦公系統“業務培訓月”暨市政府辦公廳領航處長講壇活動中,將政務公開工作專題培訓作為第一課,邀請省政府辦公廳領導現場授課;堅持市區同責、督幫一體、上下聯動,狠抓短板提升,針對依申請公開、政務公開效能監測薄弱指標項,先后邀請政務公開領域專家、省市行政復議辦領導、法律從業者授課輔導,分批次、分專題完成對43個市政府部門(單位)、15個區縣(功能區)及市政府辦公廳各處室共1000余人次的業務輪訓。
三是政務公開品牌體系建設初具規模。以“泉誠公開”為抓手,不斷拓展宣傳渠道,豐富傳播形式,唱響新時代政務公開主旋律,打造“泉誠公開”品牌體系,品牌效應日益彰顯。“泉誠公開”品牌體系主要包含“泉方位”政策解讀、“泉誠開放、政府開放”、“泉”庫匯聚政府文件庫、“泉惠企”企業服務綜合平臺、“泉誠”e矩陣、“泉誠公開驛站”政務公開專區等子品牌。
(五)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數據統計需要說明的事項: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中,第三項“本年度辦理結果”中第(六)項“其他處理”中第3項“其他”的7件依申請公開屬于“申請人自愿撤回申請”。
附件: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docx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pdf
點擊進入:
一圖讀懂《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電子書瀏覽《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點擊播放音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