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繪新景,萬象更新迎春來。春節假期第3天,全市處處彌漫著喜慶與歡樂的氣息。
截至1月30日14時,全市30家重點監測景區共接待游客53.2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401.57萬元。其中,天下第一泉景區接待游客26.32萬人次、千佛山景區3.37萬人次、方特東方神畫1.79萬人次、融創文旅城1.3萬人次、印象濟南·泉世界7.2萬人次、明水古城1.67萬人次。
全市旅館業接待持證住宿旅客4.77萬人;鐵路發送旅客4.03萬人,民航發送旅客2.8萬人,公路發送旅客0.19萬人,高速公路通行小型客車26.91萬輛次。
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2025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名錄后,迎來的首個春節,全市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傳統年俗和非遺展示活動,把年味拉滿。
1月29日、30日央視《晚間新聞》、特別節目《正月里來是新春》、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道明湖市集熱鬧開市。明湖市集上,傳統年俗、非遺手造、新潮品牌、特色美食、互動演藝紛紛亮相,泉城兔子王、老濟南纏蜜、非遺糖畫、軟陶面塑等非遺手造應有盡有,特色演藝活動輪番上演,舞龍舞獅、高蹺巡游、魚燈舞、非遺變臉等民俗主題表演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圍觀,現場氣氛熱鬧非凡。
“秦瓊祈福·燈映龍潭”乙巳年秦瓊祈福文化活動火熱開展,分為“送春聯送祝福”“民間民俗展演”“曲藝專場”“河燈祈福”“非遺文創市集”“秦瓊祈福臨時郵局”等9大主題內容,以“祈福、送福、得福”等形式,展現秦瓊文化中的忠、孝、義、勇、信和泉城文明之風,傳統髹漆技藝、盤鈴木偶戲、濟南陶塑、剪紙、布貼畫、濟南毛猴等非遺項目紛紛亮相。
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推出新春手造研學非遺項目展演活動,現場教授剪紙、結藝、布藝、面塑、糖畫、手繪、鉤編技藝、衍紙紙藝、陶藝等非遺項目,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鄉村里過大年成為新選擇
新春佳節去鄉村“賞美景、品美食、買好物”日益成為“新年俗”。
歷城區蘆南村精心打造冰瀑區、嬉雪區、萌寵區和復古市集,游客可以體驗冰瀑打卡、雪圈滑道、雪地轉轉等冰雪項目,還可以和萌寵互動,逛復古市集,體驗濃濃年味。
長清區馬套村舉辦“圍爐煮茶”活動,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茶文化盛宴,觀看秧歌、剪紙等民俗表演,品嘗烤紅薯、糖葫蘆等民俗小吃。
長清區張夏街道聯合轄區如你所院、一方小院、旮旯小院等10所“休閑式庭院”開展“魯味大集”特色活動,游客可以在國風小院中與家人朋友圍爐而坐,享受飲茶的儀式感,品嘗豬肚雞、烤羊排等特色美食,在躺椅上享受冬日的暖陽,選擇特色牛軋糖、福饃等特色年貨小吃帶回家,品嘗地道“魯味”。
章丘區垛莊鎮若谷山居民宿開展圍爐煮茶、親子夜話、戲雪樂園、煙花篝火晚會、寫春聯、祈福等活動,讓游客們體驗射箭投壺等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場館掀起新熱潮
春節假期,全市各大文化場館和展覽中心匯聚了豐富多樣的文化展覽,涵蓋藝術、歷史、民俗等多個領域,為市民與游客帶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山東美術館和濟南市美術館共同舉辦“濟南國際雙年展”,以“人智時代——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為主題,共設13個板塊,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與思想的藝術盛宴。
山東博物館推出齊風魯韻系列展,并配套眾多研學活動,讓觀眾在參觀展覽的同時,深入了解歷史文化知識。濟南市圖書館舉辦“書香墨韻·冬暖泉城”活動,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市民在書香中感受節日的溫暖。
濟南市文化館開展“群文活動薈萃”,推出楹聯作品展、送春聯活動、學員作品展、全國剪紙藝術精品展、創意設計作品展等展覽。春節期間,群星藝術團豫劇、雜技、曲藝、呂劇專場演出精彩上演,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呂劇部在市文化館演出傳統呂劇《喝面葉》《王小趕腳》。
濟南市博物館舉辦春節研學體驗活動,推出濟南歷史暨館藏文物展覽、館藏革命英雄人物主題文物展、館藏首飾精品展、館藏花卉文物主題展等展覽,春節假期還安排了靈蛇啟瑞、玉珠手串DIY、蠟花香薰手作、手作玉墜等研學活動,讓游客在參觀文物的同時,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大年初一全市30家景區共接待游客31.03萬...
01-30
明湖市集歡樂啟幕 煙火年味滿溢泉城
01-30
假期首日全市30家景區共接待游客12.24萬...
01-29
千佛山新春游園會1月29日啟幕
01-29
我市7部門聯合發布通告,加強千佛山風景名勝區...
01-28
